第十七章 肿物(第1/2页)

作品:《我能看见状态栏之类的小说

一般来说,评判一家医院的水平如何往往需要从很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比如医院的综合声誉水平是否达到标准,比如医院的治疗水平能不能符合相应要求,比如医院的科研水平够不够资格……

别说是普通人,就连专业人士都难以对所有医院的水平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毕竟特别擅长科研的医院,可能在治疗上缺乏足够的经验。而临床水平极高的医院,可能在声誉或者科研水平上缺乏积累。

医院水平排名,是需要非常专业的机构,对各个医院进行长期跟踪和研究才能搞定的严肃研究。街头巷尾所传言的“某某医院水平高超”,大概率只是个别患者的孤例,并不能作为评判一家医院水平的标准。

不过……凡是总有例外。医生们如果需要对一家医院水平有个综合的大概认识,一般只要了解两个科室的水平就行。

病理科和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这个很好理解。作为一家医院收治患者情况最重,且收治患者最杂,最需要综合水平能力的科室,重症监护室的水平能够直接反应一家医院的临床救治水平究竟如何。

当然,如果是一个连重症监护室都没有设立的医院,那基本就没有什么了解其临床救治水平的必要了。

病理科则是科研水平和临床水平的综合体现甚至是结晶。任何一家医院,只要病理科水平好,那科研能力和临床能力就绝对不会差。

如果病理科能力不足,那医生们就根本拿不到足够有用且精确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这样的话,不论是科研还是临床都无从谈起。无根之水长久不了,没有病理科的支持,临床工作和科研都不可能搞得好。

中富医院的病理科水平,大概介乎于“好”和“一般”之间。

作为一家民营医院,大股东又舍得砸钱进来。病理科的设备肯定是能够和全国一线病理科持平的。

但病理科的能力提升,远非花钱砸设备进去就能搞好的。“人”才是制约病理科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

中富医院的前身是造纸厂厂属医院。厂属医院的收入本来就不高,自己培养的人才留不住,外面的人才招不进来。总之,之前的造纸厂医院水平……一言难尽。

自从这家医院被孙宏斌王彩凤两口子买下来之后,梅英就一直在致力于提高自己的医院病理科水平。但令人无奈的是,这个进展实在是有些缓慢,缓慢到无法让她满意的地步。

从其他医院挖有经验有能力的病理科医生过来,本来就是个看运气的事儿。有能力的一般不会想走,想走的可能能力不太够。能力够又有跳槽想法的……人家看不上中富医院。

好在现在中富医院也不是没有靠山可以找。中富医院和宁远四院以及宁远医学院达成合作协议中的一个重要要点,就是这两边需要向中富医院定期派出病理科的医生,帮助中富医院培养人才。

有这些被派来支援的医生在,中富医院的病理科水平勉强能够在省内排到第一序列里。想要继续往上,那不光需要支援,更需要时间甚至一些运气才行。

·

·

·

王彩凤虽然不太清楚自家医院的这些治疗流程究竟是个什么顺序,但她对中富医院的病理科水平认识还是比较充分的。毕竟梅英这几年最头疼的,就是对病理科水平的提升进展缓慢。在听到儿子说需要等病理科检查结果之后,她不由的担心了起来——中富医院病理科的水平没问题吧?

“如果是其他患者的检查,我可能会建议把样本送到四院或者干脆送到首都去。”孙立恩微笑着打消了母亲的担忧,“不过舅妈的这个检查就不用太操心。反正这个样本结果也不着急要——要是中富医院的病理科搞不清楚,到时候再考虑把石蜡样本送出去也来得及。”

手术室里,医生们轻车熟路的在刘慧的腰腹处开了三个孔洞,并且向这些操作口中插入了操作钳和观察镜。

“看到了。”过了大约十分钟,主刀的普外科吴副主任就首先松了一口气。对腹腔镜手术来说,精准看到病变区域比什么都重要。有时候因为找不到病变区域,以至于手术中有一两个小时都在找来找去的事儿也不是没有过。

如今十分钟就找到了病变区,整个手术过程简直就是最理想状态。

“记录。”吴主任一边小心翼翼操纵着手术钳,一边对一旁的护士开始说明起了自己看到的内容,“肿物位于左肾上极内测,大小约……6cmx6cmx3cm。”

“肿物红色,质较软,边界较清晰。”吴主任继续不停用手术钳翻动戳弄着这个肿物,并且给出描述。他忽然转头对身在手术室内观察情况的瑞秋说道,“这玩意看起来不像是肿瘤啊。”

“确实不像。”瑞秋也有点拿不准主意了,她皱着眉头看了看屏幕上的显示后说道,“至少没有表现出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边界不清特质。不过血供还是很丰富的,现在还说不准。”

肿瘤和正常器官组织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肿瘤内部往往血供非常丰富。肿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