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榨干朝鲜(第1/7页)

作品:《大明朱元璋当皇帝

兴中卫。

这个卫比较特殊。

是汉民同女真混编的一个卫,也是辽东七卫中,全骑兵卫所。

阵容相对豪华的很。

而兴中卫的统帅,那个当初在辽东女真叛乱时,给辽东官兵送情报的小子,听说他叫爱新觉罗氏孟特穆。

但其人自南迁建州卫后,深受汉文化熏陶,知晓大明的强大,在面临造反的时候,爱新觉罗氏孟特穆。

为避免子嗣被屠,族人无命,改换氏族,另称海拉氏孟特穆。

到大明迁都,辽东实现人丁造册时,孟特穆又改以汉名,直接叫孟特穆,以孟为姓氏.

这也是仅存于辽东的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十余万人口中,所剩无几的四千余人的女真部落。

当年朱元璋内迁女真的时候,他们也不知躲在了什么地方。

等到风波过去之后,又出来上表朱元璋,希望能获得个立锥之地,以延绵宗族传承。

对于这件事情,当时的朱元璋同意了,将辽东仅剩的女真人迁移至兴中卫屯田劳役,充作卫所兵。

并从辽东各地迁移了四千余劳壮力,同当地女真族通婚,同化。

这在朱元璋看来,是非常好的办法。

毕竟当初方世玉内迁这些女真的办法,执行以后,闹了不少蛾子,女真内迁,杀人作恶的事情不断,虽然朝廷严刑峻法,但死者是真真切切的死了。

后来方世玉知道朱元璋的心思,对着一部女真,也是采取通婚,同化为主,并且将孟特穆的生平事迹扒了出来。

从爱新觉罗氏,变成了海拉氏,又变成了现如今的孟特他们为了活下去,已经放弃了一切。

当初给朱元璋上表说的什么保护宗族传承。

大明朝廷会允许他们保存自己的宗族传承嘛?

在兴中卫,自洪武二十七年定居开始的四千女真族人,至今为止的四千七百女真族人,他们虽然还没有完全被汉文化同化。

但汉名,汉字,已经将他们的文化,宗族摧残的无可言表。

这里,没有辫子头,也不允许他们的辫子头出现,深刻宣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到底。

乃至于他们的传统服饰,在方世玉登基后,都进行了焚毁,不允许在穿戴,不允许私藏。

现在看方世玉这么仁慈,如果方世玉知道,这个爱新觉罗孟特穆是努尔哈赤的老祖宗,只怕早就让人剿灭这支女真分支了。

当然,老天给大明开了个玩笑的同时,也在大明即将没落的边缘,给大明好好上了一课,敲响了警钟,使得大明不在是暮气沉沉,重新焕发生机。

那个叫孟哈赤的人,给大明敲响了第一声警钟,他的造反,提醒了大明改革,而藩王联军亦是给大明敲响了第二道警钟,告诉大明强大不是永恒的,一直发展,一直强大才是唯一的。

或许,没有孟哈赤,大明也意识不到,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一百年前的强大,并不能放在一百年后来说。

今天的孟特穆坐在府宅里,穿着常服,悠哉悠哉的晃动着摇椅,看着大明时下最火热的话本小说,太祖之崛起逆袭之路,问太祖乞丐到皇帝之路,乞讨不能生唯造反尔。

这三本书,从头到尾,讲述着大明太祖皇帝,是如何从个放牛娃,变成了和尚,又变成了行僧乞丐,二十六岁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短短十五年,开创了大明王朝。

这段发家史,不单单是被周边藩国奉为珍宝,高呼不可能,便是在大明境内,似如朱元璋这版一路屌丝逆袭的成功,也是深受普罗大众喜爱。

对于所有撰写朱元璋的话本,孟特穆最近钻研上了一个名为从穿越类的话本,讲一个平凡的人,穿越时空,在大明的建国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当然,这都得益于大明的文风开放,只要不是过分到不能忍,不抨击时政,朝廷都懒得搭理,删减都懒得删减。

“奴才拜见千户大人!”一名穿着汉服,却说着一口蹩脚汉语的男子,在孟特穆的面前跪拜道。

“嗯,什么事情说吧。”孟特穆翻阅着话本,他真的太喜欢看朱元璋发家史了,太有感染力了。

弄得他都想试一试,当然,这个也只限于想,真正付诸行动,孟特穆是没这个胆子的。

整个辽东有多少女真人?算上辽东大北方的野人女真也不过几万人吧。大明在辽东的驻军就高达十万官兵。

“辽东总兵府的人来了,说是带来了盛总兵的军令,要大人去接令。”

闻言,孟特穆猛地起身,丢了手中的话本,一脚揣在了奴才的肩膀上,呵斥道:“你个狗奴才,天朝的使者来了,说话还吞吞吐吐的,你想害死老子嘛。”

上去又是一脚,孟特穆气得火冒三丈,碎了一口道:“等老子回来,再处置你!”

说着,孟特穆赶忙收拾官袍,待上官帽,向着前院走去。

他虽然被授予千户武职,但终究被大明记为外族人,在前院见到来传令的小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