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568节(第1/3页)

作品:《早安三国打工人番外

他们只好遗憾地离开这片灯火通明,缭绕着酒肉香气的国度,走进火把下的阴影里,窃窃私语起来。

——这一仗竟胜了,好熬人哪。

——我原有个谋算,刘备若是败了,咱们就……唉,唉,也不敢提了。

——我看这场仗,数月间恐怕是分不出胜负的,且先小心些!

——怎么分不出胜负?你想想,袁公是攻,刘备是守,这攻城略地,攻的是谁的城,略的是谁的地?

于是听者恍然。

徐庶走进刘备的后帐时,这位主君并未像上次那样威仪不肃地坐在榻上搓脚,案几上摆着地图,他就那么盘腿坐在案旁发呆。

听到脚步声的主公忽然回过神来,“元直,你看今日之势如何?”

刘备那张脸在人前总是很能端得住,甚至被人认为是喜怒不形于色,十分有城府丘壑,但此时灯下再看他,徐庶忽然看出了许多不安与颓唐。

“主公?”他问道,“主公疑从何起?”

“从今日来道贺的那些世家豪强。”刘备抬起眼,眼睛里黑幽幽的,冷静极了。

他们带来了许多称颂之语,其中有些甚至称得上僭越,而且还是真心实意的僭越。

虽然他们当中不少人在袁绍那边交了投诚信,但只要全家还在刘备地盘上一天,他们不仅不能公开迎王师,而且还一定要表现出自己对刘备那十足赤诚的忠心——尤其在刘琰事发后。

这个局不是刘备自己做下的。

不仅蔡瑁刘勋张绣参与其中,还有那些与刘琰共事十余年的同僚,从事后态度看来必定也对此事心知肚明。

这细想就很可怕,三岁稚童也知道保守秘密最要紧的事是知道秘密的人越少越好。但从刘备往下这许多人都是知情者,却谁也没提醒平素知情识趣,长袖善舞的刘琰一声,而是全部选择了三缄其口,看着刘琰走上绝路。

刘备有这样的掌控力,那些士族豪强怎么能不心惊,怎么会不来卖力讨好?除了马屁之外,他们还力所能及地送来了许多家畜和布帛。

……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女儿都送来了!

那些窈窕的,丰满的,娴静的,活泼的女孩儿年纪小的只有十三四岁,大的也不过十七八,她们每一个都出身士族,每一个都是被悉心教养长大,因此有着花一样鲜嫩的容貌和知书达理的品行,也有着对未来梦幻一般美好的向往。

现在她们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头上插着珠玉制成的钗环,用辎车载着,含着恐惧的眼泪,被送到这个残破的,到处飘荡着尸臭的小城里,并且不得不做好与几十个同龄人分享一个四十余岁,出身寒微,半生戎马,且早有正室的夫君的准备。

徐庶对刘备的陈述略有点不满,他微笑了一下。

“主公膝下空虚,只有一位女郎,至今未有男嗣,此地士庶因而想为主公充实后宅,谋一个来日,也属寻常之理。”

“他们若是真这样想,为什么不送我粮草呢?”

徐庶愣了。

有无数辎车碾过黄河坚固的冰面,向南而去,辎车两旁有背负着新制铠甲的民夫,一脚深一脚浅地跟上车轮。

他们背着那些沉重的甲与兵器,于是牲口和士兵就可以不必那么劳累,他们也跟着辎车一步一步地向南而去,并且会对黄河南岸的风景指指点点一番。

他们是从更加寒冷的幽州过来的,越往南走,越觉得惬意,于是有军官策马而过时,大声地向他们许诺:

“待袁公得胜之时,咱们便都可以来这里分一块土地!”

回应他的是阵阵欢呼,甚至连辎车上的车夫都会用力拍一拍那些沉甸甸的粮袋表示赞同。

没有人知道河北四州究竟还能凑出多少兵卒和粮食,但队伍越走越长,如望不尽的长河一般,行走在荒野上,引得那些藏在林中或是坡后,衣衫褴褛的人偷偷探出脑袋,惊叹这壮阔的景象。

这是河北世家为袁绍凑出来的,而黄河南岸的世家为刘备凑出来的,是他们的女儿。

他们是不愿意送来粮草,还是已经送不出来了呢?

如果这些世家豪强都已开始捉襟见肘,各个郡县的官员又能从百姓家里收上来多少粮食呢?

那些女郎退是不能退的,不管她们是嫡女庶女还是挂了名的义女,刘备都得装装样子,安抚一下蛇鼠两端的士人。但让他一个嘴上快要急得起泡的主帅多看顾她们,也折实是离谱了些,只能将她们都统一安置了,等打完仗再一个个送回去。

但粮草可能无以为继这件事让刘备下了一个决心。

“以我之能,或许不至速败,亦可僵持,但要想尽快取胜,击退袁绍,恐怕是不行的。”

徐庶眨眨眼,怀疑主公还有后话没说。

果然主公试探性地,抛出了一个极其可怕的设想。

“我想让辞玉回来,登坛拜将,如淮阴侯例,如何?”

第534章

打仗是个很妙的陷阱,妙就妙在专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