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385节(第1/3页)
作品:《早安三国打工人晋江文学城》底线当然是把臧洪救出来,只要他活下来,最好再带上他一家老小,张邈张超兄弟的任务就算完成。
但臧洪能够坚守这么久,恐怕城中上下也都参与了反叛袁绍之事,那臧洪自己跑了,袁绍会不会一气之下直接给濮阳屠了呢?
再继续发散思维下去:臧洪会不会考虑到这个发展,干脆不走了?
那她就得带着一城的士庶男女老幼,一起回下邳了。
……这个工作量想想就非常可怕。
“将军若能攻下东郡,”诸葛玄突然说道,“便可南北夹击,将鄄城以北的兖州之地,收入彀中,如此待得刘使君领兵北上,与袁曹决战时,岂不大受裨益!”
陆悬鱼愣愣地看着这位诸葛叔叔。
田豫张辽太史慈也都吃惊地看着他。
孔融眨了眨眼,似乎对这种军事战略构想话题有点迷惑。
陈群眉头紧皱了一会儿,忽然舒了,以一种有点奇怪的声调开口了:
“诸葛公于庶务间素有令名,东莱人尽皆知,今忽又通兵法,岂非天下奇闻?”
……似乎在阴阳怪气。
……就因为诸葛叔叔突然提出了一个设想,就阴阳怪气了!
就在几人皱眉看向陈群,连她也想打个圆场时,诸葛玄突然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此非我之谋!”他大声道,“全是我家二郎的见解!他非说自己年纪小,怕诸位不会重视他,因此才托我之名讲给将军!”
……………………
如果是诸葛亮的想法,那一切都说得通了!
还没有初出茅庐,而是继续在读书的诸葛亮是这样看的:
在一方没有彻底被击垮之前,袁曹与刘备之间是不可能有真正和平的,因此趁这个机会扩展新的前沿阵地,并且尽量压缩曹操的地盘,最终击垮曹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将曹操从兖州赶出去,刘备才能够全力以赴地应对来自北面的决战。
太史慈从一个武将的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见:“话虽如此,东郡距邺城只有二百里,袁绍如何忍得?”
诸葛玄摸摸胡须,“袁绍要多少兵马才能击败辞玉将军?”
人少的话,他自己有没有信心?
人多的话,几十万大军从征发民夫开始就是一个难以忍受的冗长过程。
她想了一会儿,“我得亲眼看一看。”
亲眼看一看,袁本初的冀州军到底有什么本领。
袁本初那边的辎重问题且先不论,她这边辎重的事竟然出人意料地解决了。
“将军既欲从泰安北上,”臧霸说道,“东海这几年未经战事,粮草亦丰足,田将军送些官吏过来督办,我派人押运便是。”
他说得很是自然,没有那种夸张到戏剧性的豪言壮语,就只是认真严肃,但并不浓墨重彩地将这件事揽在身上。
……她就惊呆了。
但似乎察觉到了她惊呆的表情所暗藏的意思,臧霸摸摸自己的络腮胡子,忽然笑了。
“我虽出身寒微,却也不自量力,想要看一看云台阁的风光啊!”
第351章
春风徐徐,自南向北,吹拂过中原大地,轻柔而耐心地将新芽催发,泥土里的麦苗也渐渐显露出来,于是走在土路上的商贾旅人也终于可以停一停脚,赏玩几眼这迟来的春景。
但东郡的春天还没有来。
城墙内的树枝上抽出了几片绿叶,却欠缺雨水的滋润,让它继续生长,于是有人挑了两桶水经过时,说不定就会停下来,舀一瓢洒上去。
今年年景不好,说不定要旱哪。
有城外避难而来的小地主这样评论道。
那外面的田地怎么办?
田地?旁人立刻便嘲笑起来,外面哪里还有田地!
城外有三层壕沟,三层拒马,这些壕沟与拒马都是在去年秋天便布置好的。袁绍来了之后,派人将壕沟填平,但冬天挖土极难,白日里填土,臧洪便派人夜里出城将土掀出去。
拒马也是如此,袁绍派人去烧,臧洪便派人去修,也不知他是早有反心,提前在城中攒了打量的土木石料,还是坚壁清野工作做得好,附近的树木砍伐之后都拉进城中了呢?
但不管怎么说,城中之人讨论得没错,登上城楼往外看一看,根本看不见田地。
他们能看见的,只有灰褐色的栅栏扎成许多营寨,以及营寨中连绵不绝的帐篷。
那些不曾染过色的灰帐篷一顶接一顶,营寨一座接一座,它们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人看不到边际,于是城外就成了冰封千里的荒原,没有春风,没有绿意,只有一面面长短不一的旗帜在营中飘扬,在半空中飘扬,仿佛招魂幡一样,在守军的眼睛里飘飘扬扬。
手握这样一支军队的人,世上怎么可能还有人堪为敌手呢?
许攸的确是这样想的,因此当他看到被军士送进来的俘虏时,他几乎是惊讶的,但在惊讶之后,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