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赵卿归来(第1/3页)

作品:《春秋我为王奇书网

齐侯杵臼素来以“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而出名。◎,所以齐宫大殿富丽堂皇,外檐朱棂赫以舒光,内部也十分华美,有盘虬螭之蜿蜒,有承雄虹之飞梁,比起赵无恤在郓城的小邑寺不知华丽了多少倍。

但自从司马穰苴和晏婴陆续死去后,充斥里面的人才却出现了一个凋零的断层,甚至不如在西鲁聚集的济济人才。陈乞驻守大河西境,鲍牧、高张空有年纪见识却一般,年轻的国夏常年在外领兵,其余如犁弥者是武夫,梁丘据者是佞臣,现在唯一称得上足智多谋的,要数陈氏的世子陈恒了。

陈恒的建议是:“君上,既然三道被阻碍,不如在追缴的同时吗,先开辟从新郑、帝丘至夷仪、高唐的新商路!”

“大河航运,新商路?”

齐侯和诸位卿大夫顿时眼前一亮。

此时的黄河水尚清,被称为大河、河,诗经有言:泛彼柏舟,在彼中河。从河北岸到河南岸,从上古到春秋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但顺着大河进行长途运输,也是直到春秋之季船只制作进步后才得以做到的。

比如一百多年前著名的秦晋泛舟之役,就是秦国通过渭水、大河、汾水运送粟米到晋国旧绛的远程航运,大河之上,载粮重船络绎不绝。

那是大河中上游的情况,全程的航运还做不到,龙门的瀑布,还有虢地的砥柱之险,都是九死一生的险隘。连大禹都奈何不得。但下游却不一样,这里河面宽阔。水流也缓和了许多,又没有后世泥沙淤塞导致航运衰败的情况出现。所以陈恒这主意是具有很强可行性的!

齐侯细细一想,的确,夷仪这座晋国人横亘在齐卫之间的壁垒沦陷后,大河水道变得畅通无阻,之前舟船较少航行只是因为济水、濮水更方便。虽说位于齐国南方的物产得先运到郑、卫,再东进齐国,在中原绕了一大个圈子,平白多出了不少运输费用,但能避开盗跖的劫掠和西鲁的重额惩罚性税收。何乐而不为呢?

杵臼宁可将钱帛扔到大河里喂鳖,也不愿意便宜了那赵氏小子!

“可!就照子常(陈恒的字)说的去办!立刻调遣舟舸入大河,至郑、卫转运。”

解决了心里压着的大石头后,齐侯又自信了起来:齐国是拥有人口两三百万的赫赫大国,鲁国和曹国绑到一起都不能相提并论,以经济总量来说,在轻重之术的货殖战争里,齐国是有胜无败的一方才对!

“午道被阻断不要紧,济水濮水被限制也不要紧。这些物类虽然紧要,却没到性命攸关的地步。齐国乃是山林湖泽遍布的山海之国,即便全境被断,吾等也能坚持数年。但西鲁却不一样!”

唰的一声,他手里的佩剑入鞘。

盐,西鲁没有盐。去别处买代价更大!在齐侯料想中,等到府库囤积的盐用完后。曹、鲁的盐价就会飙升,看他们能坚持三个月不能!

直到这时。齐侯和陈恒尚不知道子贡进献的购盐之计和“瓷引”之法。

在私掠令发出的同时,赵无恤派往安邑、莒国、淮海三处产盐地寻求贸易,同时散播消息的使者,也各自抵达了目的地……

……

季春三月,阳气正旺,拳曲的粟苗嫩芽都长了出来,直立的芽也都破土而出。

而在晋国,由中军佐赵孟从东国带回来的巨大震撼才刚刚停歇不久。

又一次,已经长出了淡淡胡须的魏驹坐在从新田前往安邑的马车上,他正闷闷不乐地思索着什么。

他的“魏武卒”已经成军一年了,这支从选拔训练到装备全然是在山寨鲁国小司寇“赵武卒”的一旅之众,参与了去年秋冬晋国与秦国的边界冲突,在战斗中作为魏师左翼立下了奇功,斩首数十,杀伤百余,自己的损失却不过两位数。

事后魏驹得到了父亲的夸奖,赐酒一厄,他一时间被誉为国内除去知瑶外,最出色的年轻一辈。

不过就在魏驹为自己的首功欣喜时,他便徒然得知,一直被自己视为对手的赵氏亡人赵无恤,居然在东方闹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新闻!

每一次,都让魏驹震撼不已。

“什么!他诱敌深入,击溃大野泽盗跖?”

“什么!他主大夫盟,为西鲁之首?”

“什么!他横扫濮南,连夺五邑?”

“什么!他千骑突击,俘获齐公子阳生?”

当最后一个消息传来后,他顿时无话可说,直接呆呆地瘫坐在坐席上,刚刚建立起的自信如同盐花入水一般消融殆尽。

“雪原奔袭,夺齐侯龙九大旗,五千齐人束手而降!”

魏驹喃喃自语道:“赵子泰的功绩,都能与我太祖父魏庄子,曾祖父魏献子相提并论了!”

从那天起,魏驹便开始变得闷闷不乐,对“魏武卒”的管理和训练也松懈下去了,毕竟再怎么努力,想来都无法超越赵无恤了。

但身为卿子需要承担的事情太多,个人、宗族、邦国,他不能自暴自弃,所以还是强打精神,留在新田参加了中军佐赵鞅班师回国的饮至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