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受宠若惊(第1/2页)

作品:《大唐闲散王爷合集

此时的马周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介书生,没有功名、官职,更没有什么政绩,他看赵王李元景无比妖孽,能研究出这么多了不起的好东西,并且赵王李元景现在深得皇帝李世民信任,他就想通过结交或者投靠李元景,获得晋升之路。

但他现在身份低微,而赵王李元景可是名正言顺的王爷、太上皇六皇子、当今陛下亲弟弟,他如果贸然前去拜见,可能他连门都进不去,看门的不说替他禀报,不把他打走就算是仁慈的了。

于是马周就仔细研究李元景的所作所为,然后他发现,现在的李元景太过高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要知道现在的大唐,太上皇李渊的老臣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东山再起,而李世民的第一宠臣长孙无忌阴险奸诈,生怕别人抢走了他第一宠臣的位置,再加上甚至不把李世民和大唐朝廷放在眼里的五姓七望,这时候,李元景过于妖孽,那肯定会被各方拉拢,拉拢不成、或者触犯了某一方的利益,那他就会被这一方必欲除之而后快。

现在修护城河的民工从河道中挖出了一块石碑,其矛头直指李元景,欲置李元景于死地。

当然马周明白,现在,凭李世民对李元景的宠信,仅仅凭一块石碑和一些谣言,很难扳倒李元景,但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口烁金,如果有人决心扳倒李元景,一而再再而三地造谣、诬陷他,时间长了,一定会令李世民心生疑惑,从而不再信任、疏远李元景。

要知道在大唐,能不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那几乎是你能不能在大唐立足的根本。

自然马周也看出来了,只要李元景一直这么妖孽、这么有能力,即使有人造谣、诬陷李元景,凭李世民雄才大略的识人之能,轻易也不会怀疑、疏远李元景。

因此马周以发现了李元景的缺点、向李元景指出缺点为借口,前来拜访李元景。

马周来到赵王府门外,原本他很担心,就凭他无功无名的一介书生,前来拜访高高在上的六皇子赵王殿下,看门的根本不给他禀报,也不让他进门,但他向看门的赵方、张圆说明来意之后,赵方、张圆非常客气地请他稍等,然后二人去向李元景禀报了。

马周来时最大的奢望就是能见到李元景,然后通过向李元景指出缺点,告诉李元景为官、为人处事之道,获得李元景的好感,然后看是不是有可能抱上李元景的粗腿、搭上李元景的这条船。

马周作为大唐未来最有能力、最了不起的宰相,自然也是有骨气、有眼光的,可不是随随便便看谁得宠、有权势,就上杆子去巴结、抱粗腿。

大唐历史上,年轻的马周满腹经纶,终于出仕,可只当上了邻郡的一名低级文职人员,他认为这对他是大材小用,做得很不开心,整日里以饮酒为乐,不务正事,他的狂放不羁受到当时博州刺史达奚恕的责骂,说他不是做官的材料,马周一怒之下挂冠离职,前往长安。

来到了长安,他一番考察,发现当年玄武门之变,镇守玄武门的常何非常正直、有眼光,礼贤下士,喜欢提携后人,深得李世民信任,于是他就去拜访常何,凭自己的才能,获得了常何的赏识,做了常何的一个门客。

大唐历史上,马周也正是因为常何,才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和赏识,最终做了宰相,帮助李世民屡改弊政、废除世袭、尽孝文皇、祭祀太庙、严明赏罚、倡行节俭、与民休息、约束藩王、选拔良史,做出了一番不下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的千古伟业。

马周之所以前来拜访李元景,想结交李元景,也是因为他特别佩服李元景如此有能力、能制作出来这么多了不起的好东西,为朝廷和大唐百姓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

虽然马周也听说李元景非常尊重人才,他从街上带回了十二个小乞丐,看这些小乞丐有能力,就直接赐他们皇室李姓,和他们结拜为兄弟,他往王府和生意中招聘了许多铁匠、木匠、泥瓦匠等下贱之人,给这些人很高的待遇,非常尊重这些人,但马周也只是认为李元景礼贤下士,如果他来拜访的话,很可能能见到李元景,他绝没想到,李元景能如此热情、如此激动、如此兴奋地亲自出门迎接他!

门人刚出来告诉他李元景有请、把他往赵王府中请,这边李元景已经跟出来了。

当年曹操倒履相迎许攸,现在看李元景的情形,和曹操倒履相迎许攸完全一样啊!

自己只是一介书生,虽然读了很多书,很自负,但其实自己现在没有做出任何功绩、名声不显,李元景为什么对他这么热情、看到他这么激动、兴奋?

总不是任何人来拜访李元景,他都会如此热情、如此激动、兴奋地迎接吧?

这肯定不可能,如果那样的话,那李元景不用说干别的,天天迎接拜访的人都迎接不完!

要知道世界上巴结钻营、拍马溜须、阿谀奉承、妄想以此获得功名富贵、利益好处之人太多了,李元景又不傻,怎么可能对每一个上门拜访之人全都如此热情、激动、兴奋地迎接?

李元景如此热情、激动、兴奋地迎接马周,一下子把马周搞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