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挖墙脚(第1/2页)
作品:《《我为国家修文物》小说阅读》讨论了一上午,《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并没有任何进展。
想想也是,古书画修复南北两派的大师汇聚一场,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理念,想要达成一致,不是不可能,但也绝不会那么顺畅。
临到中午的时候,贾昌道代表京城故宫博物院方面,陪着老专家们回到酒店,吃了一餐简单却很精致的午餐后,今天一天的工作就算结束了。
专家们毕竟年纪大了,不可能一整天都安排得满满的,即使他们愿意,身体上也吃不消。
故宫博物院方面就更不会愿意了,这些老专家一个一个都是国宝级人物,谁也损失不起。
相比较而言,《千里江山图》虽然损伤严重,但也还能捱上一捱,不至于短时间内就损毁殆尽。
回到房间以后,向南拿起手机准备给家里打个电话,来到京城也有两天了,他还没有向父母报平安呢。
电话还没有拨通,房外就响起了敲门声。
“大中午的谁会来找我?”
向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没有迟疑,收好手机就走过去开了门。
门外站在的,居然是贾昌道。
贾昌道当初在金陵大学时,可是严肃得很,虽然跟向南有过短暂的接触,但双方并没有什么交流。
在向南的印象里,这位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副主任,还是相当冷淡的,似乎是一个很难接近的人。
只是,在今天上午《千里江山图》的修复方案讨论开会上,贾副主任可是没面子的很,被几个老专家骂成是“耍无赖”,一下子颠覆了他在向南心目中的形象。
当然了,换作任何一个年轻辈的,都很乐意被那些老专家骂一骂,要是关系一般的人,老专家连理都懒得理你。
这也说明了,贾昌道在圈子里的人际关系还是处理得很不错的,在为人处世上很有一套。
贾昌道看到向南有些发愣,笑着说道:“向南,老专家们都午休了,你一个年轻小伙子,用不着跟那些老头老太太们一样吧?”
“我没午休的习惯。”向南笑了一下,问道,“贾教授找我有事?”
“也没什么事,怕你一个人闲得无聊,刚好,古书画修复室那边下午还会继续修复古画,我来问问你有没有兴趣过去看看。”
贾昌道一脸期待地看着向南。
自从在金陵大学的书画修复室里看到向南纯熟的修复技术后,他就有些心动了,人才难得啊!
京城故宫博物院拥有近15万件古书画藏品,总量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书画总数的1/4。
其中包括一些文物装裱修复大师们修复过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子虔的《游春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卷》,唐冯承素临王羲之《兰亭序》等诸多堪称国宝的一级文物。
如今,故宫的库房里,还堆积了大量的原状陈列的古书画藏品亟待修复,几代人都干不完。可问题就在于,随着老一辈古书画修复技术人员的逐渐老去,新一代的古书画修复工作者却还远远没有成长起来。
文物修复,是一项需要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的工作,并没有任何取巧的方法。
目前故宫里头还有不少退休了又返聘回来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在承担着主要的修复与带新人的工作,压力太大了。
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今的年轻人也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安安稳稳地做这种修修补补的工作。
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快,而对修复室里的他们来说,时间始终停留在每一个不急不躁、修复书画的细节上。
因此,当贾昌道看到年轻得过分的向南,居然还有这么精湛的古书画修复技术时,就起了“撬墙角”的心思。
“什么叫撬墙角?他如今还是个大三的学生而已,连工作都没有!”
贾昌道心里这么想着,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向南看着贾昌道微微上翘的嘴角,忍不住心里一阵发寒,总感觉对方有一种阴谋得逞的味道。不过,他也没在意,自己一个穷学生,对方还能从自己身上得到什么东西吗?
不存在的。
想了想,他便点了点头:“好啊,我正发愁下午这么长的时间怎么打发呢,那就麻烦贾教授了。”
“麻烦什么,一点也不麻烦!”
贾昌道笑容灿烂,很热情地在前面为向南带路。
那笑容,看起来就好像狼外婆骗小猪开门一样。
向南不再多想,随手带上房门,就跟在后面出了酒店。
再次回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已经差不多到了上班的时间,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地刷卡进入到工作区域。
贾昌道一边朝着院子里面走,一边解释道:“咱们这儿是整个故宫博物院办公区域里面,唯一设置了门禁装置的地方,出去了想要进来,都必须刷卡。”
不止是门禁,像古书画修复室里的钥匙,也都只有两把,谁最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