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脑子怎么长的(第1/2页)

作品:《我为国家修文物小说

都说,认真的男人很帅。

实际上,认真工作的男人会更帅。

向南莫名其妙地将话题聊死了之后,干脆一头扎进了那堆破损的陶瓷器物里,开始分门别类起来。

古陶瓷器物的清洁工作,与古书画修复中的洗画完全不一样。

这一点,向南在来到古陶瓷修复中心前,就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因此,也并非是一无所知。

之前赵子和赵老师说的那几种古陶瓷清洗方法,并不能随意使用,而是要根据陶瓷器物的胎质、风化情况、釉面完整程度等多种情况来综合考虑,从而选择出最合适的、不伤害陶瓷器物本身的清洗方法。

就比如说,机械清除法,是利用小型声波清洗机、电动刻笔刀、毛刷和铜刷等工具,清除器物上的污垢。

这种方法,就不能使用在胎质松软、风化严重的古陶瓷器物上,否则很容易会对器物造成二次伤害。

然而,机械清除法对于那些不宜采用水洗、酸洗和浸泡方法进行清洁处理的器物来说,却是非常适用的。

皂液洗涤法,则是用肥皂水、洗洁精等溶液浸泡洗刷修复器物,祛除其表面的杂物和污垢。

这种方法,是古陶瓷清洁工艺当中最常用的,适合大部分器物的清洁。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低温烧制的陶器、彩绘陶和风化粉化严重的器物,皂液洗涤法就不能使用。

因为怕这类器物遇水后酥解,彩陶上的彩绘纹饰也会由于水洗而遭到破坏。

也正是由于古陶瓷清洁工艺的复杂性,向南在给这些破损的古陶瓷分类之时,也是小心谨慎,仔细观察每一片碎陶瓷的彩绘纹饰和风化情况。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并没有动用“回溯时光之眼”,因为用不上。

实际上,“回溯时光之眼”也只是能帮助向南看到文物的前世今生,并不能让他瞬间拥有修复文物的能力。

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

将一部分破损的古陶瓷器物分开之后,向南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从随身携带的双肩包内,掏出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来,又搬过来一只矮凳子,坐在杂物间的门口,开始埋头记录了起来。

一旁的吴江见了,觉得好奇,便停下了手里的工作,走到向南的身后,探头探脑地看了看,打趣道:“向南,你在记录什么呢?赵老师不检查课堂作业的。”

“没什么,我就是随便记录一下。”

向南头也没有抬,一只手拿着一只破损不堪的双耳陶罐,另一只手不停地在本子上写着,“主要是区分一下这些陶瓷器物的破损情况,清洗的时候,就更方便一些。”

“有什么用?”

吴江一边往自己的座位走去,一边忍不住说道,“这些破碎的古陶瓷器物,都没办法修复了,基本已经放弃治疗了!”

向南抬起头来,笑了笑,将那个双耳陶罐小心地放到一边,又捧起另一个缺了瓶底的青花瓷瓶,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吴江见他不听劝,撇了撇嘴,也不再多说,继续做自己手上的事情去了。

在他看来,向南这种做法,纯粹就是在浪费时间。

清洗古陶瓷这种事情,基本上没什么技术含量,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也就慢慢熟悉了。

有这时间,还不如早点完成赵老师给的任务,提前一步接触拼对粘接、配补等技术含量高的修复工艺,那才是正经呢!

“不听师兄言,吃亏在眼前啊!”

别看你是古书画国家级修复专家,可到了古陶瓷修复中心,你就还是个小菜鸟。

等着吧,早晚有你后悔的时候。

……

花了三天时间,向南总算是将杂物间里堆积了许久的,如同小山一般的废弃古陶瓷全都清理了一遍。

就连笔记本,也记了满满三大本。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他几乎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到的古陶瓷修复中心,也是最后一个离开这里,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废寝忘食了。

就连师兄吴江也暗暗佩服。

换作是他,肯定做不到这种程度。

修复古陶瓷,对于吴江来说,充其量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已。

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却不全是工作。

如果说当初踏入文物修复行业,有那么一点“为祖国文化传承贡献自己青春”的情怀的话,如今,这份情怀依旧在,却早已被生活给挤压得剩不下多少了。

让他像向南一样,全身心投入到修复古陶瓷里,就算他愿意,他女朋友也不会愿意。

“年轻,就是好啊!”

吴江颇有点羡慕向南的这种冲劲和狠劲,他能在古书画方面作出如此成绩,果然不是没有道理的。

舍得对自己狠的人,那才是真的狠人。

赵子和连着三天没管向南,基本上属于放养状态。

他相信向南,这么一个聪明又有想法的年轻人,无论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