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大乾想要什么?(第1/2页)

作品:《朕只想做个昏君

身处逆境时不要惊慌,因为对手可能给机会。

完颜阿骨打对此感触颇深,之前他费劲心力想要女真强盛起来,好让女真后人有机会挣脱大乾拴在他们脖子上狗链。

可得到的结果却是大乾在女真身上的束缚越来越紧,就连女真高层们也和大乾站到了一起,他在其中反而势单力薄。

然而现在的他什么都没做,大乾自己的做法却让女真变得如此强盛。

一开始完颜阿骨打还觉得女真现在的繁盛可能是大乾的阴谋,但在看到大乾自己的货物滞销,只能想办法卖到女真,为了让他同意甚至还封他为女真节度使后。

他就彻底放下心,这两天嘴都快笑歪了,那些售往女真的大乾货因为有大乾官府补贴,价钱十分低廉,再加上女真人对大乾货有一种迷信的态度,有多少他们就买多少。

这个时代可是没有太多机器参与生产的,生产力根本不够,在女真的普通人有钱消费,还愿意消费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物价一直在上涨。

所以吃下那么多大乾货后,不仅没有挤垮女真人自己的产业,反而还大力改善了普通女真人的民生。

甚至因为大量廉价货物涌入的关系,女真这边新开产业的成本更低了,市面反而更加繁茂。

开新产业的速度快了,女真原本就不够用的人力就更不够用了,完颜阿骨打已经筹谋着再攻打一次辽国,同时还有诸多女真豪商大规模派人前往大乾招人。

甚至在江宁府都有女真豪商去招人。

刘二牛就对此颇为动意,在大乾有出口补贴,以及货物销量不错的情况下,范伦赚了个彭满钵满,手下的匠人工钱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但这并不包括刘二牛。

就和王安石预料的一样,有了学算学提供的知识,再加上报纸所提供的见识后,普通匠人们都开始抬头看世界了。

刘二牛也是如此,虽然故土难离的情节依旧困扰着他,但他已经能算明白得失,知道该如何取舍了。

像刘二牛这样的人,大乾中还有许多,大部分都是之前带着匠人们要求商人加工钱的领头人物。

王安石知道情况后心急如焚,他也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去女真做工,那摆明了就是往火坑里跳啊。

于是他马上就又在半山异闻报上刊登了一篇新文章,劝那些匠人不要去女真,结果自然是没劝住的同时招来一片骂声。

不只是普通匠人骂王安石,士林中那些文人兼商人,他们骂王安石骂得更狠,因为他们还算能站在大乾的角度看问题,知道女真人强盛后对大乾的弊端。

普通的小商人也在那些人的带动下,对王安石没什么好看法,或许,这还能在他们脑子中加进去那么一点点家国之念。

甚至还有许多没正经事干的文人,已经开始真的考究王安石祖上有没有外族血统,看看能不能和现在的女真拉上关系。

原本和王安石关系不错的御史中丞李错,也带着御史们把王安石查了一遍又一遍,东厂也在暗中打探消息。

对此,王安石都不在意,他知道不久后那些人都会明白他的想法,他只是在尽力做好自己揽下来的新活,尽力将出口补贴,如数,及时发放给那些商人。

同时不放过女真的任何一个情报,他到时候可不满足只把女真直接吞下去,而是要把女真经过一番精细加工,好好改变一下大乾的境遇。

一个什么样的大乾才是一个最好的大乾,现在的王安石还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

不过他清楚现在的大乾需要什么,除了寇谦那个太过于超前的政策以外,其他人的政策也都是扬汤止沸,只能解一时之急,用不了多久就又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毕竟,大乾每年生产那么多东西,总要在有大量利润的情况下卖出去,那就只有卖到大乾内部,和卖到外面两条路。

内部消化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乾政府想办法收购,可收购的东西少了,杯水车薪,没什么用,收购的东西多了,大乾政府还没有那种能力。

就算是市易司那么低的收购价钱,御史每年都要从那上面查出来一百名贪官,那还不算直接被东厂抓了的。

这要是收购的价钱再高一点,或者御史以及东厂的监查力度小一点,指不定会闹出多大的乱子,说不定秦构下了大力气才压下去的,文官贪财之风又会兴起。

而另一种内部消化的就是像如今的女真那样,大量新办产业提供茂盛的需求,然而办产业总是需要人的,女真人手不够用了,还可以到大乾这边招人。

大乾这么大的体量,到时候如果人手不够,谁能满足那么大的人力需求,新产业办不下去,又多开了那么多新产业,东西卖不出去的问题又来了。

就算到时候秦构迫于压力,把非乾人男子不得入大乾的禁令给取消了,大乾也能想办法拉来那么多外人。

王安石也会拼死阻止那种事情的发生,五胡乱华的事,所有乾人永远都不会忘,也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