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你们这群只想愚民的奸臣(第1/2页)
作品:《只想当忘国之君的我》在新的大乾律推行后,秦构一直在关注那些法律起到了什么效果,半山异闻报和商报对他规定的评价也看了,可结果自然是让他怒不可遏。
不仅是那些废止长约的掌柜开始在市场上开设自家产业,让市场更加繁茂,钱庄还在大量放贷的情况下成功牟利。
那种能吸储,能放贷的现代银行到底有多赚钱,秦构自然是清楚的。
可最让他生气的,还是自己手下官员对自己规定的别样解释,成功缓和了商人和匠人的矛盾,还出主意指导那些豪商,叫他们怎么降低损失。
这时候秦构的大脑也难得清醒了一会,他清楚现在那些官员之所以会那么容易忽悠商人和匠人,是因为大乾发展得太快,那些商人和匠人的觉悟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才会被那么好忽悠。
而他要做的,就是让被奸臣忽悠的商人和匠人都精明起来,对各种事的认知要更加清晰。
要让他们双方知道什么事对自己有利的,自己应该要怎么办才能有更多收益,这样商人和匠人之间的矛盾才会愈发不可调和。
那些官员想在中间和稀泥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他又搞事了。
那些官员不是以为他之前把什么免税政策搞出来,是给他们出考题吗?那他现在就真的给那些官员出题。
“如今世事变迁,我大乾与之前各朝都截然不同,有颇多官员对我大乾今日之局势认知不清,但既然为官,无能、无功就是有过。
不过朕也知道,这些官员都已经是我大乾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人才了,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让他们尽快多长见识,多学学。
因此朕决意每月都公布一个考题,由我大乾官员和民间士子作答,答得好有功,答得不好也无过,如果民间士子答得好,科举也可加分。
同时由国库出资,开设乾报,价钱就定在一文钱一张报纸,主要用来刊登这些答得好的策论,让我大乾所有人都能多看多思。”
说完秦构心里就暗自得意,那些官员出于各种各样的想法,不敢把一些事明说,那些没当官的普通读书人就不一定了。
而且他这么一来,每次出的考题都会在引起极大的波澜,理越辩越明,大乾的商人和匠人也会在这一次次辩论中越来越能想明白一些东西。
对于秦构的这个决定,那些官员们当然能看出来有开启民智的意图,同时也有几分集思广益的味道。
不过具体要干什么,他们还要听一听秦构出的题才知道。
“敢为官家第一题为何?”
秦构笑道:“商人之利源于何处,如果让我大乾产业长盛不衰?”
他下一个题目是,匠人之利源于何处,如何保匠人民生,以后的题目也都是这种风格。
那些官员闻言大骇,能参与朝会,他们自然都明白商人的利益来自何处,这种事是能明说的东西吗?
要是那些商人知道自己的利益源于何处,那还不把匠人往死里压榨,难道他们之前都理解错了,这商人的利益不是来源于匠人。
还是说秦构眼里的好答案并不一定是正确答案,只要能达到好的结果就行?比如让商人以为他们的利益来源于别处,从而别想着压榨匠人,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秦构自然知道那些官员会曲解他的意思,不过他不在乎,因为将来乾报选什么文章刊登,哪些文章好,哪些文章坏,这些东西他自己亲自决定的,那么多答案里,他还挑不到几个好的?
不过在他这个政策和考题刚下不久,就有大量答卷送到了秦构这里。
将那些答卷看了一篇又一篇后,秦构就很庆幸这事是由他亲力亲为的,那些答卷根本没多少人敢说实话。
一个个要么拿西洋诸国,女真举例,说大乾商人的利润是靠着吸这些属国的血,还有人说什么新产业,说什么技术发展。
把秦构眼睛都看花了,才找到两个敢说商人的利益来源于匠人的答案,最后他拼了命将几乎所有的答卷都看完,才凑够一期乾报。
那期乾报发布后,也就已经宣布秦构那个考题的答案了,之后他又发布了下一个月的考题。
这一次比较符合他心意的答卷就多了起来,甚至还有人直言,因为商人逐利的本性,匠人如果想获得足够的利益,靠商人自觉或者朝廷的什么号召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要有朝廷的强制性规定,靠朝廷从商人手里多收税,去照顾匠人,才能保匠人民生。
这答案看得秦构舒服极了,那些商人知道朝廷要那么干后,他们会干看着,到时候他们会不会为了有一个更符合自己利益的朝廷而战呢?
再一看答案,竟然是王安石写的,就更让秦构感到开心了,特意将王安石的答案放到了那一期乾报最醒目的位置上。
这次答案一出,不提民间的商人有什么反应,新党官员们完全坐不住了。
吕惠卿私下里找到王安石怒道:“王兄,如今之局势是你看不清楚吗?还是说你变了,变得急功好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