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一不小心又创了个纪录(第1/3页)
作品:《大国战隼 步枪》李战和唐磊磊自始自终都没有在瓦西里的雷达显示屏上面出现过,不但如此,地面所有的雷达也都没能探测到他们所驾驶的两架战机。后者是见怪不怪的了。以前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要紧张一下子,比如27号雷达站,自从李战搞了他们一下,后面鹰隼大队又开始搞低空突防训练的高强度,一直到低空突防成为了鹰隼大队的成名绝招,地面雷达部队对于北库场站的战机时常失踪也就见怪不怪了。
当然,前提是无线电联络没有中断。
俄方飞行员大多听不懂中方内部的无线电交流,而在联合通讯的时候双方使用的都是标准战术英语,瓦西里在知道李战不但起飞了而且还钻进了山区低空突防,他是怎么都难以置信。
他驾驶的su-35战机尽管有着先进的作战决策系统辅助,可并不能也不会接入北库战术情报中心的端口,他只能通过塔台来获取最新的天气情况。结果就是低空的气象条件已经大大的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最低作战气象,而且那还是山区。
瓦西里非常清楚要躲过su-35战机新型机载雷达的探测绝非易事,至少他并不相信李战的双机编队是进入了北库山脉的峡谷——如此气象条件在山区峡谷里低空穿行与找死没有很大区别。
能见度不到五公里,对于空速动则数百公里每小时的战机来说,五公里的距离就是一眨眼之间,不但要求飞行员有极快速的反应能力,还对战机的性能提出了极大的要求。
可是实际上真的那么艰难吗?
李战和唐磊磊此时轻车熟路的样子是会让瓦西里等人吃惊的。能见度低不是问题,气流复杂不是问题,皆因对北库山脉峡谷再熟悉不过了——闭着眼睛都能飞过去。
据不完全统计,鹰隼大队穿越北库山脉峡谷的次数迄今为止超出一千三百余架次,人均穿越架次是四十多架次。越是骨干穿越的次数就越多。北库山脉是鹰隼大队的主要训练区域,长达五十多公里的北库峡谷则是重点训练区域。
就好比步兵部队在野外物色开辟的五公里武装越野路线,五十多公里长的北库峡谷就是鹰隼大队乃至101旅飞行员们的“五公里武装越野”,是所有科目中最硬的训练科目。
久而久之已经形成了一个标准——以穿越北库峡谷的成绩来论英雄。
当年驾驶歼-7乙型战机尚且能够在低气象条件下在北库峡谷跑出了好成绩,后面开低空飞行性能好一些的歼-7e甚至都躲过了道尔营的两批四枚导弹攻击,眼前这点情况对李战来说甚至都没有刚才的起飞困难。
唐磊磊也是一把好手,他们曾经多次在能见度比现在更差的气象条件下进行过穿越北库峡谷低空突防训练。
以27号雷达站的几个对空警戒部门全程搜索不到。
以每小时三百多公里的空速在峡谷里穿行,两架战机画出了一道千曲百折的飞行路线。他们的最低飞行高度达到了二十余米,稍稍侧倾大一些翼尖就会戳在山上。
高空的模拟作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使用的是高度差空战对抗演练,因此唯一有看头的是打击分队的低空突防。恰恰打击分队这边做到了极致,完全的脱离了空地雷达的探测,以至于不管是塔台还是模拟蓝军的瓦西里都无法掌握打击分队的痕迹,也就无从知道他们到底是如何知道的。
塔台通报打击分队顺利完成了打击任务返场降落的时候,瓦西里和他的战友们还处于发懵状态——怎么就结束了呢?
难道中国佬弄虚作假了?
不管如何,瓦西里等人降落的时候天气大变,乌云密布倾盆大雨变成了云开雾阳光普照。李战和唐磊磊降落的时候还是大风大雨,十几分钟后瓦西里等人降落的时候已经是风平雨停,叫人着实是哭笑不得。
战机归位,李战提着飞行头盔站在停机坪边上,面带微笑地等着瓦西里从su-35上下来后迫不及待地大步走过来。
“战,你是怎么做到的?我相信你们起飞并且执行了任务了。但你是怎么做到的?北库山区的气象条件已经超出可最低允许值,你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完全没有被雷达搜索到。”瓦西里语速很快的自相矛盾的说道。
李战看了眼身边的唐磊磊,笑着说,“上校,我们对北库峡谷很熟悉,非常非常熟悉,实际上那里是我们日常训练的路线,我们经常在夜间进行穿越峡谷训练,能见度不是问题,而我们的歼十一b有更好的发动机和航电系统,在准确地形数据与飞行数据修正系统的辅助下,我们遇到的困难并不算多。”
“地形数据与飞行数据修正系统……”瓦西里低声念着这个明显生生造出来的专业词组。
李战笑着转移话题,说,“瓦西里上校,飞行参数晚上下午就能出来,届时我们可以进行一下分析讨论,我们很希望就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的相关问题向你们进行学习啊。”
“一哥,记者来了。”唐磊磊摆头看了眼,低声说了一句。
李战向瓦西里告了个歉后对唐磊磊说,“你应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