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一巴掌就启动了(第1/2页)

作品:《大国战略第20集

天是灰色的,李战的心情是苦涩的,忧郁中的男人也和多愁善感扯上了关系。前世的一千万次回眸换来了今生的擦肩而过。对十六岁入行整整为国防建设奉献了二十二年的朱晴莹来说,她大概会希望今生的付出能够换来来世弥补今生的遗憾。

兵们常说革命军人是块砖,不可否认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可阐述的是事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你要去哪要去干什么,不过上级一道命令。儿女情长从来不是部队该有的产物,卿卿我我更不归军人所有。

军人的奉献莫过于此又不仅于此。

与其说被朱晴莹的美貌吸引,不如说李战深陷于朱晴莹义无反顾将最好的年华献给国防事业的精神海洋之中。

所以,狂魔大队的飞行员们开始叫苦了。

全副身心投入到组训工作中的李战让他们终于明白了李战为什么要让蓝军大队代号狂魔。

三十吨航油足够折腾一段时间的,以平均每架次两吨航油来计算,足可以飞十五个架次。这是计划外的航油,也是李战敢全世界叫嚣着要搞高强度飞行训练的底气。

计划内训练表现好的,赏个一两吨航油,可以多飞一个架次,飞行时间基本能达到一个标准小时。也就是说,你搞好了不但能得到一次额外飞行的机会,还能得到额外的拉杆费。既能提高飞行技术,又有拉杆费入袋,上哪找这么好的事情。

因此,狂魔大队的飞行员们一边咬着牙加强锻炼使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最佳状态,一边对额外的飞行机会心驰神往。

利用下一次强降雪之前的空当,狂魔大队狠狠地搞了十天的高强度飞行训练,北库场站终于有了往日辉煌时光的一丝氛围。

人扛得住,战机扛不住了。

作为绝对指挥员,李战过去十天的飞行小时是其他飞行员的将近三倍,最过分的一天他竟然连续飞了三个起落,而且全部带副油箱,当天飞行小时高达七个小时!

光是那天他就干了2275元钱的拉杆费!

简直丧心病狂。

可是即使你怀疑他目的在于拉杆费也不得不让他这么干,因为他要在空中现场指挥大队飞行员的训练。他采取了一个比较曲折但是对提高飞行员训练效果很有帮助的办法——指挥机制度。

那不是什么新鲜制度了,早在抗美援朝的时候就被频繁使用。

指挥机从塔台获取相关参数信息,指挥机的飞行员通过无线电指导其余战机的动作,因为指挥机在现场能够最直观地看到受训飞行员的动作,所以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纠正起来会简单直接有效。

如此一来就大可不必等落地了去判读胶卷来进行分析。

为期十天的高强度飞行训练最主要的作用是把飞行员们的状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对大部分基础飞行动作进行了巩固,对部分必要的特技飞行动作进行了温习。旨在提高飞行员和战机的契合度。

进入了二月份,距离新的冷空气团南下还有五天的时间,李战开始推进他的第二阶段训练,也许会让全军航空兵部队都哗然的举措——取消高度差自由空战。

结果,他准备去找薛向东汇报的时候,机务副大队长丛大为先找了过来,刚好把准备出门的李战给堵住,愁眉苦脸地说道,“大队长,你那飞机估计得返厂大修了。维修车间把新发换了上去,结果半天开不了车,关键是找不到原因啊!”

“那不是新发吧,我记得仓库里就没新发,都是拆下来的二手货。”李战皱眉说。

丛大为沮丧地说道,“也没用几个小时的,状况很好,可就是很奇怪,开不了车,没丝毫反应啊。什么都检查过了,查不出问题来。”

想了想,李战把资料锁进柜桶里,道,“走,去看看。”

出了门,韩红军和李梓辛也急急忙忙地跟了过来,韩红军等于是李战的勤务兵了,李梓辛有技术,兴许能帮上忙。

外面下着下雨,天上飘着灰蒙蒙的云,使得早上八点多的此时给人昨日黄昏的感觉。一帮人乘了通勤车赶到维修机库,一队机务人员正围着李战的01号歼-7ii战机打转,束手无策的样子。

李战来了他们倍感压力山大,尤其是丛大为,他可是拍着胸口保证机务不会拖后腿的。结果这高强度训练才结束,开胃菜才吃完,他们就果断掉了链子。丛大为已经听到自己的脸被抽得啪啪作响了,还是自己抽自己。

“怎么就开不了车了,新航发确定没问题?”李战问,立正向吴少卿敬礼。

首席工程师……其实就是维修机库的技术总负责,是个头发乱糟糟的瘦弱中年人,一身冬季作训服套在身上显得空荡荡的,技术军官,上校军衔,正团级,待遇比薛向东和郑凯韵的都要好,就是没官职。

吴少卿也是纳闷得很,抬抬手算是还礼了,说,“李大队,这个情况我没遇到过,航发肯定是好的,试过车才进行更换。我分析是战机的整个系统匹配出了问题,这个超出了我们的能力,也没有相关的检测设备,得申请返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