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八章 大势所归!(第1/2页)
作品:《召唤万界之神话帝皇百度百科》太极殿上。
皇帝的话让满朝群臣心念起伏。
天子如此重视这些,是否表明了,明年的科举考试的范围,需要重新规定?
不再是以往的四书五经?
而是增添了这些各方面学识?
一念至此,文武百官心中一惊。
若果真如此,他们这些臣子,需要提前做打算啊......
或许,可以将他们各自家族的优秀子弟,送去陛下所设立的学堂?
毕竟,这些学堂并没有什么门槛。
平民百姓能进,世家子弟同样能进。
只不过,一般世家子弟都有自家的私塾,不屑于去学堂而已。
但若真的去上,也不是不可以。
李祀倒不知道臣子们在想些什么。
李祀已经下定决心,对大唐帝国目前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
李祀之所以这么做,并非科举制度不好。
科举制度为大唐帝国无数人才,促进了大唐帝国的发展,稳定了大唐帝国的局势。
甚至如今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几乎都是科举制度出生。
然而,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实在太单一了。
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便是四书五经,以及一些国事政务。
一般来说,能通过科举的考生都是儒生。
而大唐的儒生,实在太多了。
李祀需要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面扩大。
哪怕你不会四书五经,不懂政务国事,一样有可能通过科举制度,为大唐奉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这前提是你其他方面的学识足够优秀。
若是有人准备鱼目混珠,打算赖于充数,恐怕连第一道考核都过不了......
“臣遵旨。”
内阁首辅张居正拱手说完,便退回列中。
张居正询问之事,陛下已经给出的答案,当然没必要继续站在那里。
李祀微微颔首道:“诸位爱卿还有其他事情吗?”
“启禀陛下......”
有大臣站出,拱手道。
...
数个时辰后。
李祀环视满朝群臣,见其没有问题后,直接起身:“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等到皇帝走出太极殿,百官们才敢一个个站起来。
礼部尚书走到内阁首辅张居正身旁,低声问道:“首辅大人,不知我族中子弟,可否去陛下所设的学堂读书?”
“你族中子弟?”
张居正扫了礼部尚书一眼,立即就知道礼部尚书在想什么。
“按照学堂招收学子标准,只要祖上三代,无作奸犯科者,无触犯大唐律法者,不论贫穷富贵,都可以去。”
张居正话音刚落,礼部尚书点头道:“有首辅大人这番话,我就放心了。”
礼部尚书离开后,张居正微微摇头。
“这个老狐狸。”
张居正面色平静,心中却轻笑一声。
铺设学堂一事,虽然总体上是张居正负责。
但在具体实施上面,确实由内阁次辅杨青林在做。
礼部尚书不去问杨青林,转而来问他这个内阁首辅,明显是在试探张居正的口风。
朝堂之上,若说陛下最信任的是谁,无疑是张居正。
虽然张居正入朝的时间不长,远远比不上其他臣子,但就凭陛下让张居正入主内阁,足以表明天恩浩荡。
内阁是什么地方?
能够帮助陛下处理政务的地方?!
如此重要的机构,如果不是陛下绝对信任的人,怎么可能担任内阁首辅一职?
因此,礼部尚书才特意与张居正聊了几句。
目的就是为了想知道张居正的看法。
毕竟,张居正的看法,很可能来自陛下......
可惜的是,张居正回答的滴水不漏,礼部尚书愣是没有听出一丝有用的信息......
无奈之下,只能告辞。
“学堂...”
“广收人才?”
张居正在礼部尚书离开后,陷入沉思。
隐约间,张居正意识到,陛下之所以这般做,是为了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唐帝国......
...
岭南。
宋坤按照宋缺的命令,带着宋家精锐,亲自前往岭南边关......
在宋坤看来,宋缺让他拿下岭南节度使,送给大唐皇帝,没有任何问题。
如今天下十大节度使十已去九。
剩下的一个岭南节度使,迟早也会被大唐帝国平定收服。
大唐帝国废除节度使制度,乃是大势所归!
至于宋家此举......
只能算锦上添花。
但有总比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