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资金滚动理论(第1/2页)
作品:《重生之投资大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小作坊制造业的利润都不到百分之十,甚至很多是连百分之五都不到。
已经属于金融领域签订对赌协议的年利息一般都只有12%。为什么会定在12%,而不是百分之好几十?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大家都是聪明人,专业人士,谁也不傻。正常的利润空间有多少,老早就被各自算清楚了。
没有算清楚的,便是其中的一些人为不可控的未来变量因素在其中。所以,双方坐下来签订的那一纸对赌协议,赌的就是这一些不可控的未来变量因素。
索罗斯,巴菲特如此鼎鼎大名的金融投资大师每年所带来的收益,也就平均百分之二十多。
难道,还有比他们更加牛逼的一般人?之所以普通人的钱就这样被极少部分人刮走了,便是他们不会算,完全不懂,毕竟被固有的计算方式先行为主。
再不然,就是在个人强烈欲望的迫使下,非得买买买。至于其它后果,已然是不管不顾了。银行方面发信用卡也不怎么怕坏账率,就在于高利润已经能够进行一个弥补。
只要能够把信用卡方面的坏账率控制在一定的程度,永远都不会亏本,只会赚钱。因为还会引出另外一个概念,叫做资金滚动理论(就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参与市场的资金总量相对来说是一定的,这些资金在涨和跌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滚动,引发交易)。
无论是银行,还是小额贷款公司或者高利贷,地下钱庄等等,在运用资金滚动理论的时候,便是这样操作。
每个月会从贷款者那里收回一部分本金+利息。于是,他们会把这一笔钱又朝向新的贷款者用相同的办法给放出去。
下一个周期,又收回新的,以此类推,继续不停的滚动。举一个例子,在第一个月2亿元被放了出去,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法来计算。
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就能够收回部分本息。同样,在第二个月的时候,我又把收回来的部分本息放出去。在这一个时候,我的资本总量必然是大于2个亿。
实际上,这应该就是2亿+第一个月放出去的2亿本金的1/12本金+第一个月放出去2亿本金的2%手续费=2.206亿,多出来了2060万。
这2060万元,又能够被以同样的方式得以放贷出去获利。2060万放贷出去获利的下一月的钱,又可以继续+加上先前2亿元放贷出去所收回的第二个月部分本息一起再继续朝下一个月滚动……
在美国,更是被玩出了各种新花样,发薪日贷款,快得金,易得钱……在贫穷和工薪阶层社区的支票兑换现点和临街办事处,都能够看到他们。
他们组建了至少十几家全国连锁店,他们的收益相当于500%的年利率。他们还提供一项救急服务。
比方说,你很缺钱,账单堆积如山,其中还有一些失联通知。可是,还有两个星期才到发薪日。
在那之前,你电话就得停,电也得停。当地便利店里管支票兑换亭的那个家伙会扔给你一根救命稻草。
借100美元,就得写120的支票。两周后,他拿着120美元的支票去银行兑现120美元现金。
这就意味着两周的利息高达20%,日利息是1.428%,或者是年息521%。要是两周后,跳票(也就是你不能够让开出那一张120美元的支票兑现),也没关系。
你再加20美元,重新开出一张140美元的支票,同样是两周后兑现。简单来说,你借100美元四周的时间,却为此付出了140美元的代价。
如果你是一名常春藤联盟的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能够收到银行诚邀你办理信用卡的各种优惠电话或者短信。
穷人之所以会一辈子穷忙,便是因为很多人掉入了高利息的这一个贫穷陷阱当中去。自己每天能够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还不够支付一天的贷款利息。
结果,就是本就算不清楚的事情,也就更加懒得去想去算。这就直接成为了他们的附骨之疽。
韩国大导演金基德的代表电影作品《圣殇》里面就有所反应。韩国汉城一条五金店街的凋敝,不是被迫关门,就是被高利贷追债,普通个体户经营者一个个地陷入到了困境当中去。
其中最让自己记忆深刻的就是有一个人在自杀之前的淡定。他说,自己16岁就来到这里干活儿。
五十年过去了,仍旧没有什么改观。自己借钱就没有打算要还,一边说着,一边就直接走上了楼上天台朝下面跳。
再有一个就是被追债到了宁可自断双手的地步,毕竟是被高利贷强行买了一份意外人身伤害保险。
连放高利贷的男主角最后都不要他还钱,而他接了一个电话听说妻子生下了一个孩子之后就念叨着,今后还会用不少的钱,不能够让孩子像他一样在没钱和贫穷的状态下长大。
于是,他还自己亲手压断了自己的一只手。信用卡的利息再高,也不会高过高利贷。走上借高利贷这一条路的人,恐怕是早已经把信用卡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