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亲家好(第1/2页)
作品:《我娘子天下第一百科》柳大少拿着圣旨看来看去,不愧是宫里的东西确实讲究。
圣旨的材料十分精细,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标志。
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相对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的,五品以下的颜色一般为单一的纯白绫。
圣旨均为卷轴形式,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五品为黑牛角轴。圣旨的宽度一般在一尺左右,它的长度历代并没有硬性规定,长的有十几尺,短的也有两三尺。
圣旨,是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册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谕外邦等专用的一种文书,体现的是帝王的权力与威严。
圣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并无固定的形式,从先秦时期遗留下来的文书和青铜器铭文中常常可以见到训、诰、誓、命等,就属于早期的圣旨,例如周武王起兵伐纣的檄文《牧誓》可称得上最早的圣旨。
春秋战国时期,圣旨多为命、令、政。直到秦统一六国后,改命为制,改令为诏,圣旨才有了标准称谓——制、诏、诰、敕四种形式,并一直沿用。
圣旨有诰命、敕命之分。在漫长的专制时代,形成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官员封赠制度,利用它来满足官僚士大夫“上荣祖考,下及子孙”的欲望,使之效忠朝廷。
依照制度,覃恩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及世爵承袭罔替者发给诰命;覃恩封赠六品以下的官员及世爵有袭次者只能发给敕命,夫人从夫品级。
大龙朝圣旨一般由翰林学院撰拟,宰相奏定之后,按照品级填发,文字上采用正楷书写,汉字用骈体文,格式上也有严格的限制。起首是“奉天承运”的固定格式,“奉天”来自西汉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的“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
“承运”则来自先秦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
先是简述皇帝的相关旨意,然后是被封赠者的任官事迹或功绩,最后是封授的品秩、袭次等。诰命和敕命封赠的范围规定,一品封赠三代,二品、三品封赠两代,四品以下封赠一代。
柳大少接到的这一份圣旨根本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圣旨,所以没有什么格式规定,仅仅只有一句话而已。
圣旨宣读了,福公公苦着脸道:“诸位请起。”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柳之安身体都有些颤抖了,原因自然是圣旨上的那一句话,入宫陪太子读书,太子伴读虽然没有什么职位,只是一个头衔,可是没有人敢小看这个头衔,太子伴读只要等太子登基之后,必然会成为权臣,而且是位高权重的权臣。
不过这也是在赌,太子能够安稳登基,自然是风光无限,荣耀至极,可若是半路夭折了,全家株连的风险是少不了了。
福公公脸色如同菊花一般灿烂:“柳伴读,咱先给柳伴读道喜了,以后柳伴读还要多多提携咱,咱万分感谢。”
柳之安比什么人都快的冲到福公公身边,随手就是一张千两银票塞了过去,福公公一愣,微微瞥了一眼,倒吸了一口凉气,终于知道齐刺史路上说柳家如何如何有钱是为什么了。
寻常人家给好处充其量一锭银子,也就十两左右的纹银,那都算是厚恩了,好家伙这柳之安出手就是银票,千两一张的银票,福公公笑的更更灿烂了,真是遇上大气的主了。
登时裂嘴笑道:“柳公好福气啊,柳公子一朝成为太子伴读,将来必定是位极人臣,前途无量啊。咱家贺喜了。”
“哪里哪里,小儿年幼不懂规矩,进京路上还请公公多多教授一番。”说完又是一张百两的银票塞了过去。
福公公看都不看就收了起来,他心里清楚,银票的数量不会小:“一定一定柳公放心。”
柳大少看着寒暄的二人随手将圣旨递给了一旁的柳松:“那什么,我说老头子还有这位公公,太子伴读是不是就是陪太子读书?”
“是极是极,柳伴读好福气啊,多少王公大臣想要把孩子送到宫里都未能如愿,想不到被柳公子给遇上了。”
柳大少眉头一皱,脸一囧陪太子读书那不就是书童咯?下意识的看了看一旁拿着圣旨摸来摸去的柳松,高兴了赏两个,不高兴了打一顿存在这他娘的值得高兴吗?老头子笑的脸跟菊花一样什么鬼?
再说了就自己什么都不记得,连接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存在,去皇宫这种地方那不是作死吗?
要去起码不能现在去,别的不清楚最起码有功名在身在大龙抗旨也不算什么大罪名。
若是大龙律真的跟自己在学堂之上说的那样,也不会当成荒谬之言了。
御史言官在下,皇帝也不是那么为所欲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