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史诗上的食材(第1/2页)
作品:《回到山沟去种田顶点》第七十五章史诗上的食材
李君阁解说道:“水中的植物大家都知道名字,不过可能没有见过实物,诗经开篇里就有它,大家猜猜是啥?”
“《诗经》的开篇是《关雎》吧?”
“对对对,就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后面什么来着?妈蛋,中学学的东西都还给老师了,就记得这四句了!”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哈哈哈哈,我知道了,这就是荇菜!”
“哎哟我去!这首诗背了多少年了,直到现在才知道荇菜原来跟睡莲差不多的样子!”
“我服了沟主了,这一不留神就被灌知识啊!”
……
李君阁将鞋子脱掉趟进水洼里边,一边采集荇菜一边说道:“荇菜的嫩叶,嫩杆都能吃,味道很清淡,可以比照空心菜的做法做。”
“荇菜花可以熬粥,今晚我们可以清炒荇菜,然后用荇菜花,百合,草虾熬一道荇菜百合河鲜粥。”
“靠,为什么我光听着名字就在流口水……”
“我也是……”
……
采集完荇菜,李君阁又转向了水洼边上的的那圈茅草一样的植物:“大家再来看这个,这个可不是茅草哟,大家看上面的花像不像一根根小火腿肠,或者说象一支支蜡烛?”
“这种植物在我们这里叫水蜡烛,学名叫香蒲,它的花粉被称为‘蒲黄’,可以入药,做枕芯;叶子可以用于编制草垫,草席;幼叶基部和根状茎可以做菜,被称为‘蒲菜’。”
说完将手伸到水底下,掐出一段假茎,剥去外面的十几层叶壳,露出里面韭黄一样的部分,对着镜头说道:“能入菜的部分就是这个了。”
接下来一边采集蒲菜,一边说道:“关于蒲菜还有一个传说。南宋时,梁红玉领兵镇守淮安,被金国十万精兵攻打并长期围困,在内无粮草、外无军援的情况下,梁红玉偶然发现战马在取食蒲茎,因而取蒲菜代食,解决了粮食尽绝的困境,最后军民同心协力,终于打败了金兵,所以淮安民间又称蒲菜为‘抗金菜’。”
“我靠,这个冷知识来得猝不及防!”
“我们确定是在看打野直播吗?我一个下午从三国听到春秋,现在又从春秋听到了宋朝!”
“楼上的听课不认真,开始介绍刺梨的时候还提到了清朝……”
“沟主这一肚皮的学问撂山沟里可惜了,这特么一言不合就讲故事啊……”
“这个直播我服!大写的!”
……
收集了一捆蒲菜,李君阁又转向旁边的一丛茅草。
摘下一张叶子,递给朱朝安,说道:“猪儿虫,闻一下,告诉朋友们是什么味道。”
猪儿虫搓了搓叶子,放到鼻子前,说道:“嗯,有一股清香,有点像柠檬的味道。”
李君阁解释道道:“这种草叫菁茅,又叫香茅,有和胃通气、醒脑催情的功效。它在古代有个名字叫包茅。”
“前方高能,预感沟主又要讲故事……”
“同感……沟主又说到了古代两个字……”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哎哟!看来大家都听烦了啊!”
“不烦不烦,可喜欢听了,赶紧的!”
“为什么我的中学老师不是沟主!不然我的语文妥妥的高分啊!”
“哎嘛我都听得入神了,待会还得去看看视频回放!”
……
李君阁说道:“那我接着讲了啊,包茅古代用于缩酒。也就是制作祭酒时,先将包茅、酒曲和米饭搅拌在一起,使米饭发酵成酒。然后主持用包茅过滤掉酒糟,把酒浆装进大瓦缸。这种沾过灵茅的酒成为神酒,可以用来祭祀祖先了。”
“等等,这个故事我似乎听过,打死想不起来了!好像有个什么历史事件!”
“想不起来就认真听讲!别打岔这位同学!”
……
“当年周朝时,祭祀用的包茅一直由楚国提供,其实到了春秋时期,周王的地位早已经大大下降了,谁都不把他当回事了,因此楚国也就很久没有进贡包茅了。”
“随着楚国日益强大,不断北侵中原各国。这就触犯到了当时另一个强国齐国的利益。”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八国进攻楚国,陈兵楚国边界。楚王派大臣屈完到齐军中责问齐桓公为什么无故兴兵。”
“管仲代表齐桓公回答说:‘过去齐国曾经接受过周王的命令,可以讨伐不服从周王的诸侯国。你们楚国已多年不向周王进贡祭祀用的包茅了,这是其一;之前周昭王南巡,到了你楚国汉水一带就没有在回来,这是其二。现在我们责问的就是这两件事,你们楚国必须给出一个交代!’”
“屈完说:‘没有进贡包茅是我们不对,以后照样进贡就是了;至于昭王淹死的事,你们应该到汉水边去打听,与我们无关!’”
“不过最后在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