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标准器(第1/2页)

作品:《回到山沟去种田百科

第四百七十五章标准器

不过灶是已经可以用了,没管阿音忙着煮麻,李君阁去开窑取陶壶,顺便将火眼盘子烧上。

将陶壶取出来里外检查了一通,洗刷干净,检查盖子是否能盖上,出水是否通畅,完事后,才找来几根粗藤一把细藤,在两个耳朵间细细的编上提手。

提手不长,倒下来正好搭在壶上面,下面的火燎不着。

壶纽上有个眼,用于走气,要用水的时候拿个湿帕子往上一搭,拎起壶把就能倒水。

好吧现在还没帕子,不过麻有了,帕子还会远吗?

平时这壶就放在后边的火眼上,灶里炭火烀着,回来随时都有热水用,李君阁想想都美得慌。

弄完这些,炒了个清炒婆婆丁,剩下的早饭热一热,这就是午饭。

等到午饭吃完,阿音的十几个麻把就已经煮好,果然高效了很多。

将干麻收起,新麻晾上,李君阁背上长刀,拿一根竹竿在竹楼量了一下屋脊到地面的高度,拎着它去竹林里砍竹子。

大竹林在小竹林的里边,李君阁穿过小竹林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竹鼠洞,坏笑道:“以前那是石头陷阱效率太差,又没有绳子,拿你们没办法,现在嘛,嘿嘿嘿……”

不过现在不少这一口吃的,还是正事要紧。

进到林子里,李君阁使开了疯魔刀法。

双手举刀过头,蹲身挥刀,斜四十五度下劈,大腿粗的大竹子就被一刀两段,剩下一个五十公分粗的桩头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虽然阿根廷队和澳大利亚队也有砍刀,但是绝对做不到李君阁这样的效果。

因为他们的砍刀一是打磨得不行,锋锐度不够;二是不能双手持握;三当然就是没有李君阁这把子憨包力气。

挑六七年生的大竹子砍倒了四五十根,这片竹林还是那么茂密,一点也没见稀疏,可见热带的竹林是多么的茂盛。

将竹子剔去枝杈,拿出竹竿量长短,然后将砍刀翻过来将它们锯断。

生竹子下锯快,这竹子高度二三十米,直径二三十公分,李君阁不知道是什么竹种,不过从竹棚的结实程度来看,是相当完美的大型竹料。

去掉梢头,每根竹子取三段,这就是一百五六十根竹材。

将粗细均匀,直径相近的堆放到一起,分成了五堆。

从大的开始扛,两肩膀一次三根,全抗完也得来回二三十趟。

扛着六根大竹筒回到营地,阿音已经起来了。

见到李君阁,阿音说道:“哟,这么大的竹子!二皮你这是要做啥?”

李君阁笑道:“我给竹楼立两道墙,顺便将这些竹材晾起来。”

阿音说道:“那我们今天还做线不?”

李君阁说道:“当然要做!这活又耽误不了多少工夫。”

将竹筒摆两根托底,其余摆放在这两根竹筒上,两人又开始做线。

做完线,阿音又去采集,李君阁撤去窑火,将挑来的淤泥与草木灰,沙土拌上。

拌草木灰是利用其碱性中和淤泥的酸性,拌沙土是让其更加酥松利于根部发育。

翻出三个粗使箩筐,放在棚子外面,李君阁将和好的培养土倒进去,将木薯种上。

又去从棚子里边放干沙子的箩筐里翻出保存在里边的芋仔,也给它们种了进去。

然后又去竹林里扛竹筒。

来来回回扛了一下午,竹筒也才扛了四分之一。

这时候阿音回来了,李君阁去帮她下背篓。

阿音吓着了,四十根五米长的竹料堆放在一起,场面可是有些壮观的,问道:“二皮,你到底要干啥?”

李君阁说道:“准备再造一间木楼,不能老是住棚子吧!”

阿音过来抱着他说道:“你也不要太累着了!我觉得我们现在挺好了!”

李君阁哈哈笑道:“不累,这次跟棚子不一样,这次我们慢慢修就是。来,赶紧把背篓放下来。”

阿音笑道:“看,我找到了什么?”

李君阁一看,阿音手上拿着几个豆荚一样的干果子:“哟!酸角!”

阿音说道:“好多的酸角!还有紫苏和两种香香的叶子。”

李君阁接过来一看,一种是红色的杆子,一种是绿色的杆子,红色的叶子搓开,有丁香的味道,绿色的搓开,有点柠檬的味道。

“呃……不认识,不过看着有点像萸香菜,就叫它们丁香萸香菜和柠檬萸香菜了。”

将背篓接过来,里面除了木薯,还有芋头。

将芋仔取下来也种上,木薯种另一个框里,两株古怪的萸香菜也种在芋仔框和木薯框边上,李君阁去收漆挑水收木薯,阿音做饭。

生漆快收到一斤了,李君阁觉得该为调漆做准备了。

调漆需要用到干性植物油,就是那种容易氧化干燥形成固态膜的油,中国的老祖宗一般使用桐油,其次是麻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