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放山去(第1/2页)
作品:《重生五零巧媳妇作者长白山的雪》大营地处长白山脉之中,山林里各类珍惜药材很多,比较出名的,自然就是人参了。
每年农历七月份,人参的参籽成熟变成红色,被称为红榔头,也是附近百姓进山里挖参放山寻宝的好时机。
前两天大营乡的王家,在黑松沟一带,挖出来一苗大人参,重五两多。
当然,这个两算的是旧制,照着以前一斤十六两来算的。
如今这年月,除了人参这般计算之外,就是金银收购,也是按照旧制,等着过几年,才会全都统一。
老话有说,这七两为参八两为宝,虽说王家挖的这棵参没有八两,那也是不小了,在整个儿大营乡也都造成了轰动。
其实王家没想太招摇,可架不住他们要往供销社的收购站去卖人参啊,这一下子,就让大家伙都知道了。
抚松国营药厂七月初成立,之前就委托各地的收购站收各种药材。
王家拿了那棵山参到大营供销社的收购站去卖,结果收购站的负责人怕赔钱,只肯出三百块钱。
王家觉得太少,就找到了巧莲,想要通过曲维扬,带他们去县里供销社的收购站去。
都是一个乡的人,互相都认识,既然人家来找,曲维扬也不好拒绝。
于是就带着人去了抚松,也没再去收购站,而是直接找了药厂的人。
结果药厂那边一看,给了八百块钱,翻了一倍还不止呢,这下可把王家给高兴坏了。
当然,王家一棵参买了八百块钱的消息,也就这么传开了,别说大营乡,就连县里面都知道了。
八百块钱,赶上一般人家五六年的收入了,谁知道了不眼红?
就连曲维扬都呆不住了,这不,晚间就跟巧莲商议着,也进山去碰碰运气。
“行啊,反正这时候乡里也不忙,正好嘉康佳媛还在放暑假呢,家里也有人照看。
我明早跟老韩叔说一声,到时候咱就去林子里转转。”
巧莲倒是没指望着真能遇上大山货,可山里好东西不少,要是能遇见别的药材不是也挺好么?
就这样,夫妻俩商议妥当,第二天一早,巧莲骑着车子去乡里,跟老韩书记请了假,只说家里有事情这几天不来上班。
这时候乡里没什么事情,大多数人也都是上午过去扎一头,没啥事就回家,所以老韩书记直接就同意了。
回到家里,曲维扬和嘉康已经都准备好了。
放山一般都是几个人组成一伙,以前叫参帮,基本上参帮里的人数都是单数,这也是有规矩的,叫做单人去双人回。
就是说,把人参当成人来看待,进山的时候是单数,回来双数,表示回来时候有所收获。
放单不放双,说的就是这个,如果真的找不齐三个人,那就宁可孤身一人进山,也别俩人。
其实要巧莲来说,这规矩最主要的是为了人。
两个人进山,一旦真的挖到了大人参,难免有人见财起意会动其他心思害人。
如果人多一点儿,互相监管,这就是个保障。
虽然巧莲对这个规矩不以为然,却也没有特别固执。
再说了嘉康已经九岁,也算是个大孩子了,让他跟着一起去见识见识也不错,就当是放假领着孩子玩儿了。
反正有他们两口子在,曲维扬还带着猎枪,也不怕有什么野兽。
就这样,嘉康收拾好了跟着爸妈一起进山,佳媛在家里看着嘉俊嘉和。
“我们出去不一定今晚就能回来,很可能要在林子里过夜,你领着两个弟弟在家。
晚间把门锁上,把阿黄阿灰撒开,再不然让它们进屋里陪着你们睡觉也行。
家里的饭菜我都预备了几天的,到时候烧火热一下就可以了。”临出门之前,巧莲不忘了嘱咐闺女。
家里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夫妻俩这才背着大背囊,领着嘉康出来,进了林子往黑松沟方向走。
正经参帮进山,每个人手里的都要拿着索拨棍,也叫索宝棍。
一边走一边拨拉着树枝草叶,几个人拉成横排往前走,也有的称为压趟子。
曲维扬他们只有三个人,再说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参帮,所以就比较随意了,每人手里头拿着根棍子,随便拨拉着草往前走。
放山这个活,那就是纯凭运气,运气好了不用走多远就能碰上,运气不好,人参就长在你眼皮子底下,也未必能看得见。
对此,巧莲三个人都保持端正的心态,反正遇上了最好,遇不上也不用失望。
毕竟山参太稀少,不是谁都像王家一样,能有那样的收获。
一家三口在林子里转悠了一天,到天黑时也没看见棵人参,他们离着家已经非常远了,只能晚间住在林子里。
幸好巧莲准备的特别充分,晚间找了个窝风又平坦的地方,支开帐篷,再在外头拢上两堆火,拿出些吃的来,还真是有点儿外出旅游野外露营的感觉。
出门的时候带了两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