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没有老虎会吃素(第1/2页)

作品:《小阁老赵昊

等骑马的那拨人赶到斋堂,天已经黑透了。

众人在镇上找了家客栈凑合一宿,翌日天不亮便启程进了妙峰山。

妙峰山的无烟煤质量最好,光禄寺每年都要采购许多,一部分用于宫廷宴会,还有一部分则是送给诸位阁老、部堂大人们的‘炭敬’。

妙峰山煤窑的几个老板都在镇上住,侯大使要办的事儿昨晚都办好了……其实要不是为了陪赵昊,他直接把几个老板喊到北京城就办妥,还能好好花天酒地一番。

沿途山道上,不时看到有工头拿着鞭子,驱赶着一队队佝偻着腰的挑工下山。只见那些挑工肩上的扁担被压弯成月牙,筐里煤块的份量,怕是少说一两百斤……

“煤就是这么运下山的吗?”赵昊吃惊的问那陪着前来的妙峰山煤老板。

“别处平缓点儿的地方,还能用独轮车。”那姓牛的煤老板忙赔笑答道:“没办法,妙峰山的道太陡了……不过这样挑工赚得也多,他们更愿意。”

赵昊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又问起牛老板,整个西山煤窑的情况。

“整个西山大概有四五百煤窑吧,这个数说不准。”牛老板答道:“因为煤窑容易渗水,一旦渗水很快就积满,只能废掉另挖一个,所以常废常开,谁也没个准数。”

“这些煤窑多少官窑,多少民窑?”赵昊又问道。

“八成以上都是民窑,官窑和宫里的煤窑只占一成多,而且还都是委托给咱们经营,只要定时定量把煤送进京,其余一概不管……”牛老板本想说,光禄寺和我们就是这种关系,但也不知道侯大使是怎么跟这位公子讲的,便打住了话头。

“收税重吗?”赵昊再问道。

“重,怎么不重?”牛老板苦着脸道。

“不是三十税一吗?”赵昊心说,这人果然就没够。

“三十税一不假。”那牛老板登时大吐苦水道:“可除了矿税正赋之外,县里还有各种摊派。稍一打点不到,就说我们收容流民,直接把矿给封了……”

赵昊听得暗暗冷笑,心说这就嫌喘不过气来了?等到三十年后,万历皇帝放出他的矿监税使,你就知道什么叫残忍了。

到时候,你一定会怀念轻徭薄赋不折腾的隆庆皇帝的……

~~

沿着陡峭的山路行了一个多时辰,赵昊一行在上午时抵达了位于山谷中的矿区。

远远看去,只见山坡上马蜂窝似的开着二三十个小小的矿洞,有数百黑乎乎的矿工进进出出,蚂蚁搬家似的运出一筐筐煤炭来。管账的检查过磅后,等在外头的挑工便用扁担挑起煤筐,颤歪歪运下山坡。待凑够了一队,便会有工头监督着他们运到山下永定河边。

仅仅在矿上转了一圈,赵昊便想到了十来个提高生产效率的法子。

不过他早打定主意,今日只看只问不说,自然不会告诉那姓牛的煤老板。

“这都是你的煤窑?”站在一个黑黢黢的煤窑外,赵昊随口问道。

“小人要是有这么多窑,还不成了门头沟首富?”煤老板不由笑道:“这些窑一共是六家的,只有五个窑是小人的。”

“我看你比首富也差不多了。”侯大使便打趣道。

两人调笑声中,赵昊忽然想起自己蔡家巷首富的名头,不由尴尬的岔开话题,向煤老板请教起,是如何在群山中寻到这个煤炭富集的山谷的。

这时候还没有测绘和地质勘探的概念,但窑主们自有一套类似寻龙诀的实地找煤的技巧在。

虽然人家不会把吃饭的秘诀透露给赵昊,但看在侯大使的份上,还是向他展示了寻矿用的皮尺、罗盘、标杆、桶锹等工具,以及他们手绘的地形示意图。

在那张地形图上,赵昊甚至看到了等高线这种,一百五十年后西方才会采用的作图方法。

反倒是煤窑本身,没什么让人惊喜的地方,这里的煤窑都十分浅,最深的也不过二三十丈,大部分则挖到距地面十丈左右便废弃了。

这是因为一来受限于工具水平,再往深处挖不划算。二来西山一带正好是北京地下水富集之处,往往朝下挖个十来丈,就会渗出水来,如果不及时排水的话,井里很快就没法工作了。

加之这一带煤炭资源实在太丰富了,让窑主们懒得花费成本排水,有那功夫还不如另找一个煤窝子呢……

而且因为矿井不深,大部分都通风良好。少量比较深的矿井中,则采用中空的大毛竹排风便足以,并未用到风车、风柜、风扇之类的通风机械,这让赵昊略感失望。

不过通过与几个煤老板的交谈,他发现对方也都对如今这种,蜻蜓点水似的开采方式十分不满。毕竟西山的煤矿再丰富,也不是随便挖一铲子就出煤,随便废弃煤窝子,对他们来说也是极大的浪费。

所以如果有可以自动排水和运输的工具,他们的使用意愿都十分强烈。

~~

参观完了小煤窑,赵昊的目光又被一个遍插荆棘的高墙大院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