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运河(第1/2页)

作品:《大秦从献仙药开始吧

在大家看来,要想解决大秦南北之间的交通运输困局,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不过……

眼前的这个人是谁?他可是李阳!独具通天之智,身怀旷世绝学,智慧卓绝,精通百家学问,无所不能。

以往的每次困局,不都是在他手中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吗?

所以,众人都一脸期待的看向李阳,心想如果真的要解决大秦南北之间交通运输的困局,这世上唯一眼前的这位镇国君才能有想法了。

看到众人好奇的目光,李阳点点头道:“办法我倒是有一个,不过要想实现,却也非易事啊。”

“哦?大人果真有办法!”一听,大家顿时大喜。

扶苏也很开心,赶紧催问道:“太傅是何办法,您快说来一听。”

李阳道:“修运河!”

“修运河?”

一听这话,大家不由一怔,因为李阳的这个办法,确实不失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一想到修运河,这工程可就大了。

李阳点点头:“没错,如果能将大江、黄河,乃至整个大秦南北几大水系全部连通,形成一个庞大的水运枢纽,那么这物流运输的困局便可得到彻底的解决了。”

众人微微点头,不过却也都沉思了起来。

很快,李斯便道:“镇国君,你所描绘的运河若一但连通,那确实可以使我大秦南北之间的货流运输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这工程可是十分浩大啊!”

萧何等人也纷纷点头。

扶苏亦道:“是啊,长城已然是倾举国之力在修筑了,如若此时又修这个比长城还更加浩大的运河工程,那百姓甚苦。”

李斯等人也点点头,很赞同扶苏的话。

其实,扶苏仁慈,心中第一想的就是百姓,这一点李阳还是颇为欣慰的。

不过……

对于运河工程,李阳却有着以他们不同的看法。

李阳道:“运河,乃是千年计,利在千秋万代之事,自然也非一朝一夕来完成。只是……我们不能因为眼前的难,而便放弃这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我们可以循循渐进,慢慢地来修。”

众人微微点头。

其实,李阳也知道修运河,无疑是对大秦百姓的一种苦。

但是,运河对华夏民族来说,确实是千年大计。

而李阳构建的水运网,其实差不多就是后世的京杭大运河了。

整个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这种作用,不仅是在于中国古代,而是延续至今的。

比如,在现今的21世纪,哪怕动车、火车、汽车、飞机等物流交涌如此高速发达,但是大运河依旧有不可替代的货运作用。

也就是说,大运河的作用,并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达千年之久的,这种工程就算劳民伤财,但对华夏民族来说,也是值得去承担的。

特别是,现今的秦朝,一没火车,二没汽车,更没有飞机,那么这种内陆的水运网就对物流运输来说就显得是为重要了。

在李阳看来,修宫殿,可以说是劳民伤财。

但是修运河这种利在千秋,利在万世子孙,甚至对整个华夏民族的经济都能起来腾飞作用的伟大项目上,这就不能用劳民伤财来形容了。

这就好比,牺牲数十万将士,去驱外敌值得吗?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在一些对民族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情上,做出一些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想到这里,李阳又补充道:“如若陛下在的话,其实我会提议中止长城项目。”

“中止长城项目?”众人微微一惊,大感意外。

“没错。”李阳点头道:“起初,我大秦以举国之力,修筑长城,其目的乃是为了以长城防御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如今,匈奴、东胡、夫余、肃慎,皆已成为我大秦之北方的蒙古、辽宁、吉林诸行省,它们已经是我大秦疆域了,这长城自然也就失去了其作用。而且,在自己的国内,修筑一道城墙,将本属于自己的疆土隔离在长城之外,这……看似是一道墙,但对于长城外的蒙古、辽宁、吉林各省的人来说,这却是筑在人心之中的一道墙,弊大于利。”

对于这一点,大家倒是纷纷点头。

李斯道:“镇国君所言极是,只是……如今陛下不在秦国,这长城……我等不好擅自停工啊。”

这时,扶苏道:“父皇离开之前曾说过,朝中国事,皆由太傅与国政院决定,只要太傅与国政院诸位大臣皆认为长城可以不用修筑了,那自然可以停工,孤相信父皇不会怪罪。”

“这……”李斯显然没有那个胆。

萧何倒是一笑,道:“我倒认为长公子此话不无道理,陛下乃明君圣主,既然长城防御外敌的功用已经失去了,那么继续劳民伤财修筑长城,显然不可取。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