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日常(第1/2页)
作品:《我的光影年代txt》小吕子不擅长调教演员。
至少他不专业,他只会跟演员分析剧本,然后让演员一遍一遍的来…
这么做的好处当然是演员有更多的机会一点点实验,什么都给演员说透了,某种程度上,便剥夺了演员的一部分创作空间和自由。
坏处就是有点折磨演员,跟他合作的演员,必须得有演技傍身,而且还能理解他想要的东西。
听说圈子里最牛逼的,擅长调教演员的是陈恺哥,说他给演员讲戏的时候,从故事背景到表演方式再到人物分析,全方位揭示…
只是不明白,为啥没捧出像样的新人?
《白粥流行》,自己儿子都没带出来?
范兵兵演过陈恺哥的戏,也拍过裤子的作品,《手机》拿了一堆提名,甚至拿了百花奖,《潘金莲》也拿了一堆奖,为毛《赵氏孤儿》啥也没拿到?
其实,到了大导演的程度,手头的资源足够,一般更乐于用最好的摄影、最好的演员、最好的技术服务于自己理念的表达。
论挖掘人物内涵,老谋子、星爷和墨镜王才是专业的,他们手下有过巩利、章紫怡,莫闻蔚、张白芝、梁朝为、张果荣…
老陈就是单纯捡现成的。
而且《风月》、《荆轲刺秦王》,巩利明显无所适从,浮于表面——浮夸的话剧式的表演!
能把巩利折腾到这种程度的导演,老陈是唯一一个。
居然还夸他是什么‘两岸三地最擅长挑拨演员的大导演’…
恰烂钱也不是这种吃法!
导演,按照名词解释:需要“指导表演”,所以导演还要对“故事的脉络走向和主题认知”,“人物的性格和反应”有完整的理解,再对演员的指导,才会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这就说明,调教演员演技本身也是导演工作的一部分!
导演在剧组的工作其实就是指点演员表演和统筹电影。
统筹电影就是要想观众之所想,你得让观众喜欢你的电影。
这个吕潇然有辅助器在,不是太担心,指导表演,也很简单——他不够专业,那就让专业的来!
张国粒好为人师,那就拜托他帮帮忙呗…
至于孙红磊,你看啊,《边境风云》这个剧组,导演、编剧包括拍摄条件是不是都很完美?
世事岂能尽皆完美?
有时候有一些困难不是坏事,比方说对手戏演员没有达到心理预期之类的…
……
老曹和组峰感觉《边境风云》剧组蛮不错的。
他们所谓的不错,除了剧组的日常生活水准达标,最主要,演员之间的关系也挺融洽的。
下了戏,有事没事就一起聚聚…
是真的聚在一起,然后胡侃。
除了聊电影就是聊表演,有时候吕潇然也会加入其中,但他说不到几句,就会被制片人喊走…
“《石头》好像提名了金像奖亚洲最佳电影?”
“又没拿奖!”
“拿奖的是《千里走单骑》”
“老谋子那个戏?”
“对!”
“老谋子去现场了没?”
“应该没去吧,他还忙着奥运会吧!”
“诶,你们说香港演员怎么就这么吃得开?”
“…你…你说呢?”
“演得好?”
“屁!来回来去就那几个演员…”
正好吕潇然走过来了,加入了讨论:“主要还是香港电影比咱们玩得转,现在市场上充斥的大多都是香港的商业片,观众接受了他们那套东西。”
“长期以来,内地电影擅长的是、散文甚至诗歌式的对白,美感有了,看多了却审美疲劳,香港电影娱乐性比较充足…”
“虽然电影拍摄政策无限放宽,国内对商业市场的规则与玩法也逐渐理清,可至少十年之内,国内还得把那些香港明星搭板供着。”
“不过,我是打心眼里瞧不上香港那边的演员,又没比咱们多两胳膊两腿,凭什么片酬多一个零?”
“咳咳…”张国粒道:“不能这么说,人家有名气!”
“有什么名气?《黄金甲》不用周闰发,换了姜闻就拿不到两亿票房?”
“人又不是冲着周闰发来看的电影,否则《卧虎藏龙》、《防弹武僧》内地票房怎么就不行了?”
“票房号召力就是个屁,宣传做好了,剧情方面有惊喜,以现在的市场条件,两千万到五千万是很正常的数据!”
“所以,你觉着《边境风云》票房能有五千万?”
黄博打断了小吕子的吹牛宣言…
“诶,我可没说啊,《边境风云》可不算正常的商业电影,某种程度来讲,这是部实验片!”
小吕子也就嘴上功夫了…
但他很强硬表示:“你们等我下一部作品,保证五千万票房以上!”
“卧槽,你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