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本质(第1/3页)
作品:《国潮1980是怎么回事》看本质
国潮1980正文卷看本质世间万物包罗万象。
不过,越是让人眼花缭乱,就越容易被表面的现象蒙蔽了双眼,忘了去看事物背后的真相。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常见的遗憾。
就像天坛公园的新春游园会为什么这么招人的问题。
在京城老百姓们看来,或许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些吃喝玩乐和民俗表演。
或许是所有人都可以踊跃参与的“打灯虎”游戏,是可以通过才智赢得的一点儿小奖品。
或许是那些只有在天坛公园的新春游园会上才能见到的冰灯、洋点心和洋玩意,还有天坛独一份的《西游记》剧组官方展览,和由特型演员扮演的四海龙王。
而在外国游客们看来,吸引他们的或许就是京城本土无论男女老少都来参与的庙会文化。
是那些庙会摊贩出售的手工艺品、小吃和土特产。
或许还有彷古茶馆里的京韵大鼓和三弦儿的悠扬曲调,是那些拿着盖碗儿听着岔曲儿的满堂茶客。
或许是坛宫饭庄售卖的御膳锅子菜,又或许是祈年殿前大家可以穿一回拍清宫大戏的剧装。
在侍卫、宫女的簇拥下,扮一回假皇上、假皇后的独特体验。
其实只有在真正的经营者看来,才会懂得,这一切的精彩纷呈,其实最终都指向了一点——有着强烈狂欢精神的群体文化活动。
这种狂欢精神是人们情感宣泄的方式,需要的是雅俗共赏,是在法律限制和保护内的,不分阶级和层次高低的肆意放纵。
说白了,天坛新春游园会之所以会如此成功,完全就是文化氛围上营造得成功。
在这里,人们既可以独乐乐,也可以众乐乐。
无论男女老少,也不分华夷,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找到足以让自己忘记现实烦恼的快乐。
因此,才有了这堪比“清明上河图”的一片人间乐土。
这一点,对谁都不例外,就连宁卫民也如是。
否则他就不可能乐悠悠的融入其中。
当然了,宁卫民肯定所有游客中比较特别的一位,也许是最特别的一位。
特别之处,不仅仅在于这个游园会是他亲自设计的,也在于他这人哪,层次比较高。
不但腰缠万贯,而且他妈的还高雅起来了。
所以啊,他的喜好和乐趣也就和大多数人有了些本质上的区别。
他既不像那些俗人,只喜欢奶头乐,对需要文化门槛的乐趣嗤之以鼻,对含蓄美避之不及。
也不像那些虽有文化却兜里没钱的穷酸,总爱自诩清高,以脱离大众的孤芳自赏来定义艺术的高低。
他最爱做的事儿,永远是想方设法把“高雅”变得有用起来。
永远都是在结合实际,试图发挥出艺术品最大潜力,继续创造经济价值。
别的不说,就说进入斋宫参观凋塑艺术展,宁卫民这小子就和常人不大一样。
一般的游客来逛斋宫,看到这些获奖作品。
所关注的通常都是作品本身,体味得都是造型艺术在表现的美感。
或许还会去和作品合个影,留作纪念。
宁卫民可不是。
他眼睛在找寻的,脑子里思量的,全是哪些凋塑足够吸引眼球,又适合摆在马家花园或坛宫饭庄用于造景。
一旦发现让他感兴趣的东西,就会拿出笔记本专心记录下作品标签内容。
如材质、尺寸和作者名字,以便日后协商,花几个不多的钱买走。
对他来说,不能换成钱的艺术还叫艺术吗?
既然他有这个便利,那当然就得把看上的好东西多往自己怀里概搂,捞足了实惠才行。
同样的情景还陆续发生在北神厨宰牲亭的大殿里。
要知道,今年元旦过后,坛宫饭庄联合“美协”,遵循去年的做法,继续在北神厨举办凋塑艺术展颁奖大会。
除了给获奖的凋塑家们颁奖之外,也仍旧由“美协”组织的行业专家,在京城的工美行业中遴选了一些优秀工美作品在宰牲亭大殿里对外展出。
并且由《美术》杂志采访拍照,进行宣传报道。
像今年有幸上这专业性杂志露脸的艺术品,共有七件。
一是代表东花市料器厂的蒋三昌终于完成的《十二花神》组器。
二是代表京城工艺品厂的刘永清烧制的《西厢记》粉彩瓷人俑。
三是玉器厂的玛瑙俏色《和合福寿》。
四是玉器厂的翡翠《宝莲灯》。
五是玉器厂的珊瑚《反弹琵琶伎乐天》
六是象牙凋刻厂的象牙横盘《五百罗汉渡海》。
七是金丝镶嵌厂“花丝王”的传人张崇明师傅制作的黄金陈列品《故宫角楼》。
唯独有点可惜的是,去年因《红木嵌翡翠九龙吐珠灯》一度曾大出风头的宫灯厂,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