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元旦:腊尽寒犹厉,春来雪未乾(第2/3页)

作品:《南宋异闻录有声小说免费

带来的就有二十六个擅长勘探矿脉的堪舆师、四十三个擅长兵器铸造的匠人,还有一位书院的大学者以及他的十二个弟子。

唐诗穿了一身儒衫,唇红齿白,风度翩翩,俨然一个美少年。

据穆斯所知,他就是那位大儒的十二门徒之一。

穆斯喜欢看人,通过观察一个人,可以发现很多东西。

比如那二十六个勘探矿探的堪舆师,一路就是忧心忡忡的。

三山洲上多龙兽,这是四海皆知的事。

据说三山百姓深受其害,他们在此生活了上千年,始终局缩于四围之地,不敢深入,就是因为龙兽难敌。

勘探矿脉,本就是极其艰险的事情,在这样的莽荒之地,又该有多少危险呢?

所以,这一路上,常见这些堪舆师中,有人手托罗盘,两眼发直。

有人抓着个龟壳,念念有辞。

还有人拿着几枚铜钱,撒下去,数起来。

还有人掐着指头,翻着白眼儿,也不知在算些什么。

擅长打造兵器的那些匠人都是膀大腰圆、身材魁伟的壮汉或者头发花白的老师傅。

他们就实际多了,这一路上,左顾右盼,不停地打量三山风貌,有机会就向路人了解三山的情形。

他们想用最快的速度,了解这个以前只在传说中听说过的地方,如果真能在这儿扎下脚跟来,就尽快把父母妻儿都接来。

瀛州战乱,看来最快也得十年八年才能分出个你死我活,他们要求不高,有个太平地方待着,就是幸福。

在哪儿不是卖那两膀子力气?

最有趣的就是大儒带的那些学生。

三山洲比起瀛州来,自然要显得原始很多。

这一路行来,不管是码头、道路、村庄、田野,甚至是途经的镇子和一座巴家的大城,在他们眼中,都要显得落后许多。

想用一两年的功夫就赶上瀛州,便是神仙也做不到。

但是他们脸上没有一丝颓废或失望,相反,他们更加地斗志昂扬、兴致勃勃了。

沿途休息的时候,他们就跑下车,四处考察当地的环境,如果遇到村人或商贾,更是如获至高,一定要拉住人家,尽兴攀谈。

车子启动的时候,穆斯就听到他们坐在车上,不停地高谈阔论,畅想着如果由他来任此地父母官,他将如何发展农业、兴旺工商,他将如何将这片富饶而原始的土地,建成富庶繁华的地方。

这些年轻人,是想来三山一抒平生抱负的。

瀛州帝国历五百年,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古老的国家了,它的官僚体系早已成熟,人才储备也是极其丰厚,年轻人哪有机会迅速上位,承担大任?

官位就只有那么多,可是习武谋官的却千百倍于这些官职,一旦身在其位,除非老去或犯下在错,这个位子至少几十年就不会再腾出来,可年轻的文人却是以每年一批的速度迅速出现。

所以,三山的落后与原始,在这些满怀憧憬的年轻人心里,丝毫不是问题。

正因为这里什么都没有,宛如一张白纸,对他们来说,反而更好发挥,可以完全按照他们的理想,去尽情地规划、发展……这十二个书生中,只有两个,有些特别。

一个,就是穆斯眼中那个唇红齿白、肤若美玉,漂亮得像个大姑娘的那个唐秀才,他和那些学子们不一样,他没有东张西望,没有侃侃而谈,大多数时候都沉默着,最多的时候是单独与那位大儒窃窃私语,也不知在聊些什么。

穆斯听说过瀛州有些人好男风,尤其是读书人,他们游学也好,谋官也罢,不方便带女人,大多会带一个眉清目秀、伶俐乖巧的小书僮,私下里做些龙阳之戏。

所以瞧着二人时,便有些暧昧与好奇。

另一个学生也有些特别。

这位叫宋诗的学子整天介耷拉着眉眼,眉毛耷拉成了八字眉,嘴唇也耷拉成了八字形,要是脑袋再方一些,活脱脱就是“囧”字成了精。

他成天无精打采、哎声叹气的,也不去与同学们高谈阔论,也不去老师面前请教学问,整天除了叹气就是睡觉,精神头儿太足的时候,他就会赶去后边车队,跟那些擅长铸造兵器的匠人比比划划地进行探讨,明明是个读书人,似乎对打铁更感兴趣呢?

着实是个怪人。

……一行车马,渐至忆祖山范围,沿途遇到的车队也越来越多。

幸亏这忆祖山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司马杰的象奴队修得又宽又平,否则这各路诸侯的车队,只怕要在这山外塞车。

“这么多的车驾,都是往忆祖山给大王贺新春的?”

唐诗看着那络绎于途的车马,大多压辙很深,看来携了很重的礼物。

有些车队中,还载了清秀的小童、美丽的少女,显然都是进供宫中的。

唐诗不禁挑了挑眉,暗暗有些讶异。

当父亲说出要她来三山见杨瀚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父亲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