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如果它是一辆火车】(第1/2页)
作品:《香港1968年发生了什么》“这位同学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哪个系的?”霍耀文好奇地瞧了那男同学一眼。
男同学喊道:“霍教授我叫粱兴安,是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大二的学生。”
“原来是计算机系的学生,看来梁同学很关心祖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啊,那我就简单的说一说美国苹果公司最新研发的个人计算机。”
霍耀文微微一笑,接着道:“在座的诸位同学,想必除了计算机系或者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知道计算机是什么外,我想很多同学对这个词都比较陌生。简单讲,计算机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
“计算机的用途很广泛,就我个人所知,美国十年前的登月计划,就运用了超级计算机进行数字模拟,对登月的时间乃至降落地点都进行了精准的计算。具体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想来nasa航空局也不会公布出来。”
“我曾经在美国跟数字计算机之父康拉德·楚泽交流过计算机的未来与发展,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认知,那就是如果工业革命带来了二十世纪现代社会的基础,那么计算机的诞生就标志着二十一世纪将全面走向信息化、数字化。”
“可能大家并不明白什么是信息化、数字化。简单点讲,那就是计算机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利器,一个不亚于核弹的国家利器。有了计算机,我们能够精准的计算出导弹发射的距离,也能作出更加精妙的车床,乃至于我们研究太空,都少不了计算机的帮助。毕竟人力有限,而计算机不仅能够代替人力,更能够做到人力所不及的。”
“我刚刚提到的个人计算机,算是一种超级计算机的简化版,顾名思义,个人计算机是属于大众的一款计算机,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了解平时无法获知的信息。”
经过霍耀文一点点的讲述,现场前来听讲的学生们,除了极少数计算机系的学生外,大部分人都对计算机有了个十分模糊的概念。
粱兴安继续问道:“霍教授,如果按照您所说的那样,个人计算机将成为改变世界的产品,那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去做?”
“大力发展半导体。”
霍耀文想了想,还是决定讲一下,“生产计算机的技术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复杂,但组装计算机的配件,想要生产出来却是比较困难的。目前国外对半导体的研究和技术管控并不是特别的严苛,所以现在大力发展半导体,是最佳的时机,避免日后个人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导致被技术性的封锁。据我所知那边工研院在76年就已经开始对集成电路进行开发和研究。”
霍耀文所说的那边自然是湾湾,只不过他担心说出来会不会出现什么影响,所以简单的指了一下南边。在座的学生们都是聪明人,大部分人瞬间秒懂,只有个别几个没反应过来的,也在朋友的提醒下,明白那边是哪里了。
“咳咳……”
突然一阵咳嗽声从幕后传来,声音不大,但足够让前面的霍耀文一人听到,他微微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这是金凯诚在后面提醒自己不要过多的讲述对岸的事情。
霍耀文岔开话题,“好了,计算机方面我并不是很懂,我只能把我所知所看所闻的东西告诉各位。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集计算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粱兴安似乎还有想问的,只是他注意到台上霍教授不想继续说下去,只好说道:“谢谢你霍教授,我没有问题了。”
“梁同学能够从我寥寥几句中就抓到计算机,想必对计算机技术很是热爱。”
霍耀文摸了摸下巴,笑了笑道:“我本人在美国有一家卖计算机的公司,初来北大这个我一直梦寐以求的大学,也没什么好相送的,就给北大计算机系捐一百台个人计算机,用于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研究使用。”
大家对计算机了解不多,不清楚这一百台的价值,但梁兴安身为计算机系的学生,虽然不明白国外的价格是多少,但北大仅有的几台大型计算机可都是天文数字,哪怕是简化版的个人计算机,恐怕也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说完捐电脑的事情,霍耀文不等台下众人有所反应,有点名了另外一个学生提问。
“霍教授,我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我叫汪和昶,我想问一下霍教授,您对改革开放有什么看法?”
那学生站起身问的话,让霍耀文有点不知所措。好家伙,不愧是八十年代最早一批的北大天之骄子,一张口就问出了足以送命的问题。
霍耀文迟疑了几秒,没听到后面金凯诚的咳嗽声,想来此时北大学术开放,对政治上的问题也多有讨论,没在意这名学生提出的疑问。
见没问题,能说,霍耀文整理了下思绪,认真回答道:“对于祖国的改革开放,我当然是十分看好了。去年我陪家人从香港回广东中山老家探亲的时候,在《广州日报》上看到过一篇有关内容的文章,文章的内容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大致讲的是祖国的改革开放,不仅能够带来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