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用了心思就是创造(第2/3页)
作品:《大美时代电视剧》抽奖开始。
周二又是五六个节目,再派送红包,单次总价达到一亿元的红包!
后面还有两亿、三亿,四亿的重奖,一轮轮砸气氛!
杂技、鼓乐、交响、管弦、民乐、魔术、武术、脱口秀、才艺表演等等,夹杂在大量的歌唱和舞蹈节目中。
就连歌唱形式都涵盖了从戏曲唱腔、摇滚、爵士、民谣到说唱,都有出现,而且基本都是耳熟能详的那些热门金曲。
这就是万长生作为导演的特点了。
形式上追求变化,但在内容反而是最稳妥的选择。
甚至比之前几届春晚都要稳妥。
几乎所有节目都是唱唱跳跳、嘻嘻哈哈的娱乐功能,不涉及内涵和各种寓意。
简单清晰明了。
所有歌曲都是全民皆知的常见曲目,经典曲目。
就是把包装纸换成了格外漂亮的样式。
不但整个虚拟舞台美轮美奂,剧场灯光也极尽心思。
领导们表情不由自主的很放松。
因为这种场面只能从专业层面挑刺。
就连之前万长生提过最容易显得松散的整体架构,因为节目类型穿插交替,更因为色调养眼美丽,其实感觉有点气都喘不过来!
只要认真看了这些精彩纷呈的表演,就会感觉这个挺好,那个也不错,刚刚才觉得哎哟意犹未尽的结束,又来个新节目立刻带走了注意力。
那些懂行的电视台大佬们,逐渐翘起二郎腿交头接耳,有些还回头给后面坐开的编导组竖大拇指。
这里面有很多显功底的细节。
万长生只是提出自己的要求,要这两个节目看起来紧凑些,那一段放松缓慢点,具体怎么做,用什么节目来衔接,那都是编导组的努力。
也不是这些青年编导之前就没有这种能力,而是他们的领导没有这样要求过他们,或者说老一代的成名导演,未见得会用这种调色画画的轻重缓急来要求他们。
关键是还给了这些编导极大的创作自由。
其实能被大家选中的七八十个备选节目里面,十多个编导,两人负责“一天”,那就要相互抢节目啊!
那些优质又能出效果的节目,自然被各组疯抢。
万长生就负责调配,这一天的情绪应该是怎样,那段节目灯光是不是合适,每天都有固定的色彩嘛。
于是在这种大方向确定的局面下,编导的工作就好像填空那么精准,把所有才华和专注都放到节目效果、舞台感受上来。
这就跟之前任何一届春晚的创作方式不一样了。
恰恰就是老雷强调过的那种舞美观点:
舞美到底是服从导演剧本,还是参与导演剧本?
这里就是春晚到底服从谁?还是所有部分都在参与春晚?
以前的春晚,很大程度是以节目为主,那些上了多少年春晚的名角,组成了春晚表演的主骨架,再加上固定的几个歌颂场面,添上各种油盐酱醋,就是一桌子大杂烩糊锅菜。
而在这里,很明显是整体关系,整台戏分七个版块,七个色调,七种情绪状态。
所有的节目首先是服从这个大关系,然后才是各自出彩,还要考虑跟前后节目之间的关系,延续情绪还是保持烘托,又或者改变气氛。
这就是在绘画、舞蹈、戏曲、影视等各种艺术形式里面常见的整体和局部关系。
内行自然看门道,外行就看热闹,觉得哎哟,一个节目一个节目的如此紧凑,目不暇接得都忙不过来,想表达点什么看法,又满心各种难以表达。
最后还是用个卧槽来收尾吧。
哪怕省略了不少抽奖环节、红包环节、公益广告时间、拜年贺词环节、零点倒计时等等,整台节目还是有三个多小时。
居然没什么人去上洗手间。
等那首著名的《难忘今宵》响起的时候,大家都看了一两分钟这颇为新奇的演绎方式,才成片的起身去洗手间。
万长生干脆招手让节目结束停下来。
编导组、组委会等部分都知道会放三四个小时,有心理准备,没那么急,也不想跟领导们去待机而动,那多尴尬啊。
所以几乎全都坐在座位上有点紧张,充满了审判前的忐忑。
万长生没那么忐忑,依旧一身黑色套头卫衣,不过胸口图案就是春晚周边出品,牛仔裤和运动鞋的轻松坐在乐池边,面对自己这些临时战友拿起麦克风笑:“两个月了,还是先感谢各位的努力,不管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我非常荣幸能够跟各位共事,我想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用心思去创造,能走到今天这步,在场所有参与者都很幸运,因为我们多少都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不管这种天赋能创造多大的价值,重点是用了心思,用了心思就是创造,就像厨师可以把蔬菜雕成花,工匠可以把家具做成艺术品,我们能醉心于自己的工作和视野,精益求精,就已经非常幸运,感谢大家!”
大佬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