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四章 不稀罕(第1/6页)
作品:《寒门状元一口气看完1-100集》本来说朱厚照令沈溪牵头成立司礼监掌印选拔委员会,很多人可以参与其中,成为一种值得夸耀的资历,可到了最后却只有沈溪来完成监督和选拔事宜,其余人等都作了壁上观,还是事情结束后才从外界得知情况。
张苑即将回朝的消息,在京城官场算是一颗重磅炸弹,即便一些人老早就预料到张苑的政治生涯可能不会就此终结,但也未料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苑的继任者,居然是他自己。
当天午时刚过,张懋便带着急切的心情去找谢迁,到了长安街小院才知道,原来对此事关心的并不止他一人,何鉴已先一步到来,不用谢迁解释,张懋也明白二人正在说这件事。
简单见礼过后,张懋急切地道:“于乔,这件事可不小,张苑回朝对朝事影响甚大,对鞑靼一战就是他在背后搞事,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波折。”
谢迁的态度显得非常平淡,何鉴也好像刚把事情理顺,没有张懋表现得那么急切。
谢迁道:“事既已发生,张老公爷作何如此心急?张苑回来,总比让一些年轻莽撞、不知深浅的太监来执掌这位子,要好一些吧?”
张懋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横皱,用不解的目光望向谢迁,明显他开始怀疑,张苑回朝之事是否跟谢迁有关。
张懋心想:“谢于乔跟张苑走得很近,当初朝中,张苑有任何不明白的事情都会听谢于乔的,谢于乔对朝事几乎可以做到一手遮天,若非坚决反对西北用兵开罪陛下被发配三边,估摸张苑也不至于出现擅权的情况。”
“相反,沈之厚跟张苑势成水火,张苑因因擅权险些害死沈之厚,按照常理沈之厚不可能将张苑给调回……如此一来,谢于乔就有重大嫌疑!”
张懋道:“就算张苑要回来,也该提前透露些风声才是,何至于跟现在一般,等他上位了各方都没有丝毫察觉,更无任何心理准备,他这回想必是要掀起一番风浪。”
张懋说得合情合理,但何鉴却不太赞同,反驳道:“张老多虑了吧?张苑之所以能回朝,全在于陛下对他有宽仁之心……有了先前遭遇贬斥的经历,想必他回朝后不敢再弄权,必尽心助朝廷办事。”
本来张懋不想将事情点破,但听眼前二人一唱一和,似乎早就知道张苑要回来之事,心直口快道:“难道这件事跟你们二位有关?”
何鉴闻言看向谢迁,谢迁则静默不言,让目睹这一切的张懋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张懋大概明白,就算二人主导此事,那也一定是谢迁所为,不可能是何鉴,因为何鉴已摆明态度要离开朝堂,不可能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兴风作浪,何鉴很可能也跟他一样只是事后被告知。
关于谢迁的脾性,张懋很了解,那就是极其顽固守旧。为了对付沈溪,召回张苑这个昔日盟友也是有可能的。
就在张懋胡思乱想时,谢迁却出声了:“若我等提前知悉,也不至于会乱了手脚……那张苑在宣府做了许多欺上瞒下的事情,老夫就算对之厚有再多防备,也不会主动拉他一把,更何况十万两银子,也不是老夫能够承受得起的!”
“另外,张苑跟之厚不对付,此事想必也跟之厚无关,如此说来只能是陛下所为。至于张苑是如何跟陛下牵上线的,很有可能是江彬促成,江彬此人为媚上不择手段,还不断往豹房填充人手,乃是陛下跟前头等隐患,需及早拔除为好。”
张懋释然道:“不是你便好,若连首辅为达目的都不择手段,朝堂非乱不可。”
……
……
张懋话虽然那么说,但对谢迁并不是很放心,因为对张苑回朝这件事上,谢迁显得太过淡定,这似乎并非其风格。
要么解释为谢迁提前获悉消息,退一步理解,那就只能是谢迁觉得这件事对他有利,所以才显得波澜不惊。
谢迁正会见张懋跟何鉴,坐下来议事时,皇宫内苑,张太后也刚从高凤那里得知此次选拔详情……高凤亲身经历了这次司礼监掌印甄选过程,虽出了高价却没被选上,还要回府宅准备银两,以至于回到宫里已过午后。
张太后有午睡的习惯,醒来后召见高凤,高凤连忙从司礼监赶往永寿宫,原原本本将当时竞标场面说给张太后听。
“唉!”
最后张太后重重地叹了口气。
高凤道:“张苑张公公重选司礼监掌印之事,提前没任何人知晓,或许兵部沈尚书收到风声,却没点出来。”
张太后道:“高公公,你觉得是沈尚书促成这一切的?为何哀家倒觉得沈尚书对此全不知情,一切都是皇儿所为呢?皇儿煞费心思导演这一出戏,最后却拿张苑出来顶包……你们都破费不少吧?”
听到这话,高凤脸色多少有些尴尬,他本想转移话题,把矛头对准沈溪,但显然张太后不完全闭目塞听,对朝事有自己的理解,这会儿谁都看出来其实是朱厚照做庄将众多参与司礼监掌印选拔的太监给通吃了,利用的就是这些太监恋栈权位的心态。
若都跟戴义一样不竞争,就不会耗费那么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