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5 鱼儿长的慢(第1/2页)

作品:《回到乡村搞产业的句子

好巧不巧,杨振宇一回家,王秀英嘴上也念叨王春燕,说她很久没来家里玩了,问杨振宇最近是不是冷漠了她?提醒杨振宇对人家姑娘热情一点,还一股劲夸王春燕。

杨振宇最近的心事都在后山的八十亩土地上,想不了那么多事,只是应了王秀英一句,便开始研究西瓜种植了。

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西瓜种植最重要的一步是催芽和育苗。

毕竟是第一次种植,没什么经验,杨振宇准备先取一些西瓜种子尝试一下。

西瓜种子虽然不贵,但是无头无脑的一下子全部种下去,要是失败了,耗费精力不说也耽搁了不少种植时间。

第一步,催芽,杨振宇准备好40多度的温水,取出一些西瓜种子丢进去浸泡,浸泡时间大约在十二个小时左右,浸泡种子不仅能使种子变软有利于发芽,还能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不仅仅是西瓜种植,包括水稻种植,也会提前浸泡种子。

杨振宇记下时间,等到种子浸泡好之后,再着手催芽的第二个步骤。

中午,天气不算太热,杨振宇开车到后山去看了一眼。

罗贵文组织的开垦队正在辛勤劳作,放眼望去已经有一大片地翻了过来。

罗贵文见杨振宇来了,手里提着茶壶跑了上来,递给杨振宇,“小杨,山上热,喝口水。”

拿着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把脸,“小杨,老叔实话跟你讲,这地太多年没耕种了,不好翻,可能三天完成不了,但是我和村民们商量了一下,只收你三天的工钱。”

杨振宇嘱咐道:“老叔,不急,慢慢来,告诉乡亲们注意身体,别中暑了,我不心疼那点工钱,心疼的是你们的身体。”

“这倒没啥,一辈子都在田地里干,我们心里有数。”罗贵文笑道,“苗子看好了?”

杨振宇点头:“看好了,准备种些核桃和红果,另外划出二十亩来种西瓜,留十亩地建大棚种葡萄。”

今天来后山还有一个目的,看看地形好好规划一下。

杨振宇计划按照地势来规划,山脊两侧,也就是包括自己家两亩地在内的二三十亩地用来种核桃。

这种较大的果树对地形没什么要求,种到山脊两侧还能巩固水土。

山腰上地势偏陡的沙地用来种植红果,剩下的三十亩地,地势最平的用来建大棚,其他的种植西瓜。

罗贵文对杨振宇的规划非常赞成,但是他也替杨振宇担心,“小杨,核桃红果这些果树,村民们依葫芦画瓢都能种,但是种西瓜需要技术和经验啊,还有建大棚,我听说有点贵,你一下子要干十亩,资金够吗?”

杨振宇微笑道:“老叔,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也想过的,船到桥头自然直,会有办法的。”

罗贵文自认为没有杨振宇的头脑灵活,也不好多说些什么,能让杨振宇体会到他的关心就够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后,杨振宇开车绕着后山机耕道跑了一圈,简单的画了一个规划图,到时候发给种苗公司参考参考。

下午回家吃了饭,拿着筛网去红虫养殖场,晒了一些红虫出来,提着去喂鱼。

这是自己养殖的红虫,也不知道鱼儿会不会喜欢?

杨振宇抓了一把,捏成小球,往池塘中间一丢,红虫球砸到水里,水纹闪开,片刻,就有几条草原苗游了过来奋力吸食。

看来自己培养繁殖的红虫味道也还不错,杨振宇朝池塘几个方向把抓来的红虫全部丢了进去。

观察片刻,杨振宇突然发现,最开始杨奎喂养的那一千多斤草原苗,它们好像已经不太喜欢吃红虫了,围着鱼苗群周围转了一圈,又游到鸡冠眼子草周围吸眼子菜的嫩叶。

草精灵经过半个月的繁殖,已经小范围覆盖在水面上,杨振宇不用在喂玉米叶子,它们也能吃饱。

但是没有增肥的效果。

杨振宇发现这些大鱼苗身材和之前差别不大,他猜测或许草精灵的作用更多是在提高鱼苗的肉质,对鱼苗没有催肥的效果。

这样养下去,草鱼也会长大,只不过周期会更长,相当于野生鱼的成长周期。

杨振宇暂时只和村委签了三年的承包期,按照现在的成长速度,鱼苗在三年后无法达到市场最理想的体重。

看来有必要开始人工投喂了,为了保证鱼的品质,杨振宇没准备购买饲料来投喂,想尝试一下自己配制饲料。

这段时间闲下来多看看书查查资料学习一下鱼饲料的配置。

喂完鱼回到家里,泡茶撸了撸猫,然后掐着时间去把西瓜种子取出来,用提前准备好的纱布打湿水,把浸泡过后的西瓜种子包起来放在盆里等待种子发芽。

接下来几天,杨振宇每天都会在包裹西瓜种子的纱布上洒水,既要保持纱布湿润,也要保证种子能够吸收到阳光。

这天中午,罗贵文也完成了他的工作,带着开垦队一起到了杨振宇家门前等着发工资。

杨振宇非常热情抬了几箱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