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1 有人唱反调(第1/2页)
作品:《回到乡村搞产业 第317章》“苞谷我有,杨主任,我想入股。”
“张支书,我也想入股。”
“什么时候开始搞啊?”
“杨主任,我这个外村媳妇儿可以入股不?”
村民们激情燃了起来。
听完杨振宇的解释之后,村民们想的是,投一点试试水,买个运气,反正也不需要他们管,万一赚钱了,坐在家里什么等着分钱就行。
张支书道:“很感谢各位对村委工作的支持,也感谢大家对杨家湾发展的支持。
杨家湾村穷了几辈人了,从前些年种上李子之后,大伙儿的生活才有好转,我相信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努力干,一定还有更好的日子等着我们。
杨主任刚开始给我谈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很荒谬,为什么要把我私人的酒厂拿给集体所有?
说句心里话,我每年靠着这个酒厂的收入,一家人还算过的舒适,我没必要跟着去冒这个险。
但是后来我想通了,在座的所有人没有一个不喜欢钱的吧?包括我。”
“哈哈哈,张支书这话说的实际,谁不喜欢钱呢?”
“越多越好。”
“只有不够花的,巴不得国家多给我们贫困户发一点。”
张明康道:“对,就是因为这种乞讨性的思维阻碍了大家的创造力,贫困有主观和可观因素,国家这些年投入那么多人力财力试图改变这些制约农村发展的客观因素,我们是不是也该顺着大势自己努力一把?
是,生在这个国家,我们感到很荣幸,即便再贫穷,也饿不死人,但是大伙儿摸着胸口想一下,你们只想过着饿不死的生活吗?
那样的日子,我们的父辈祖辈过了,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那样的日子不好过啊。
开公司是杨家湾村一次大胆的尝试,如果大伙儿对我们村委有信心,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信心,就放手搏一搏,说不定单车就能变摩托。”
几个大爷听完张明康的动员,眼眶泛红,他们最清楚那些年苦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他们努力在地里刨种,就是希望自己的后辈们能够走出这个穷山沟。
现在政策好了,交通方便了,村里有发展的机会了,村委班子准备认认真真办企业,他们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张支书,杨主任,我屋头还有两千斤苞谷没卖,我入股。”
“我屋头还有五百斤苞谷,我再出五百块钱入股。”
“我也愿意入股。”
几个大爷站起来表态之后。
其他村民也纷纷响应起来,有钱的出钱,舍不得出钱的出苞谷。
杨振宇和张明康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看这情况,凑起四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施工队这群人自然是无条件支持杨振宇,他们就算拿半个月的工资出来入股,也能占到不少股份。
杨华和罗贵文等经常受杨振宇和村委照顾的人,站出来表态,每人愿意入股一万块。
眼看着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响应起来,原本没什么想法的村民也坐不住了,眼前的阵势看着像稳赚不赔一样。
嘴里跟着喊。
有说要出几百现金的。
有说要出几千的。
还有吼苞谷斤数的。
会议室被激情的声音包裹着,迟迟无法散去。
“慢着,我有问题要问。”
最后排右边墙角的位置传来了一声质疑。
会议室逐渐安静下来,村民们都回头看向墙角。
张明康和杨振宇也看了过去。
说话的人叫杨国强,杨家湾村八组的人,老爷子将近九十的岁数了,在农业学大寨那会儿当过杨家湾村支书,现在也是杨家湾村辈分最高的人。
在八组,他说的话最有分量,也是村子里比较有威望的人。
但是最近几届村委班子都不太喜欢老爷子说话做事的风格,不过也没正面和他发生言语上的冲突,杨学在的时候,对杨国强的态度是比较敬重的,但实际上也没太在乎他的意见,表面上给足面子就行了。
在杨家湾村,杨奎、杨大能等这些无赖,张明康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唯独对这个杨国强一点办法没有。
不仅仅因为他辈分高,杨国强家里是一个大家族,有出去当官的,也有做生意赚钱的老板儿,虽然一年到头来见不到这些人的身影,但若是有屁大点事情威胁到他们家族的利益了,一个个全部跳出来了。
所以当杨国强发出质疑声的时候,张明康润了一下吼,心头有些紧张。
他害怕杨振宇顶不住杨国强这类保守派的质疑。
“大伙儿都坐下,别看着我。”,杨国强挥手道,“张支书刚才说的话,我赞同一半,苦日子我们这两辈子人过的多了,知道滋味不好受。
但是好日子就那么容易来吗?今天你们让大伙儿出钱出苞谷,就能保证他们能过上好日子?
还有这个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