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八节 艺术的开头(第1/2页)

作品:《临高启明石翁

吴赐仁赶紧掏出个小本子,记下“扩音设备”几个字。原本觉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到项目一运行起来才发觉东风实在是少得太多了。

“其实扩音器的问题远不是吊嗓子、练声就能彻底解决的。总而言之,要搞现代流行音乐,现在的设备缺口还是太大了。”柳水心眉头皱了起来,“不仅你这里如此,就是东方那里也存在相同的问题。不管是器乐还是一般演唱,没有扩音设备的话简直都毫无意义。”

“你不是说吊嗓子可以弥补?”

“这个弥补不是绝对性的,美声唱法你总知道吗?”

吴赐仁点点头。

“你看,大多数人不喜欢美声唱法。其实美声唱法类似于吊嗓子,都是用某种发声技巧来弥补正常音量不足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正常的发声――你能想象一个歌剧演员或者戏剧演员用她们的发声技巧唱那首《21世纪恋爱革命》吗?”

吴赐仁觉得这画面太美,不忍看。

犹如一桶冷水浇头,吴赐仁嚅嚅的讲不出话来,连下面第一个唱歌的人的“热情”都顾不得看了,赶紧憋出一句话来:“有什么办法吗?”

柳水心的目光转到正在“车祸现场”中“用心演唱”的少女,嫣然一笑:“我又不是理工科出身,光会唱歌跳舞。能给你出什么主意?我就是说:搞文艺团体没你们想得这么简单……”

“大姐,你咋不早说啊……”

“你们的出发点不是培养文艺种子吗?演出效果另说。再说我能重新上岗也很高兴呢。”柳水心笑得很开心的样子。

吴赐仁可就高兴不起来了。格子裙俱乐部这项目虽然挂靠在文宣部下面,实际等于是自筹项目。在临高,只要没有进入企划院计划表的项目都是困难重重,全靠自己去“跑部”、“跑厂”解决。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自己这交通警察处的摊子也是工作繁重――国家警察的交通警察可不是旧时空的“交警”的概念,其更类似民国时期的“交警总队”角色,除了正常管理道路交通之外,更多的要负责公路、铁路的保护警戒任务。光一个海南岛环岛公路的护路巡查就够他忙得吐血了。

得找专人来负责此事,他这样想着。

就在这里进行着第三次审查的时候,在另一个房间里,长发文艺男和被称为冈本的男人正对着几张照片窃窃私语,讨论着他们的计划。

设在这处大院的部门正式名称是文宣部文艺团体管理处。理论上,元老院治理下的各个专业性文艺团体都归这个处管理。实际上,本地唯一的专业文艺团体:临高木偶剧团属于群众文艺处管辖。至于那些已经组建起来的半专业半业余的:诸如舞狮队、活报剧小组、合唱队等等,也在方非的管理指挥之下。

所谓文艺团体管理处长期只是明朗办公室里“机构编制表”里的一个名字而已。至于说民营文艺团体,到临高来的戏班子之类倒是不少,但是戏班属于流动经营,干一阵就要换地方,也不存在什么固定的营业地址。管理处能做得就是审查下演出剧目,再发个许可证就完事了――实际上这项工作在管理处正式成立前一直是群众文艺处在代管。

这种毫无存在感的情况一直到有元老正式向执委会提出要搞专业文艺团体,元老院里这方面的呼声也渐渐强烈起来之后才改变的。

而推动这一切的正是长发文艺男前留美博士东方恪元老。

这位在先后在计委、财金委工作的东方元老是百仞城中相当不起眼的一个:除却平常工作、军训和全体大会以外几乎从不参加集体活动,身为海归却从未参与宅党聚会,也不曾在穿越众关心的热点议题上――如女仆问题――发表过意见。在内部bbs的公告讨论区从不发言,只有几个小猫三两只的讨论小组里偶尔能够看到他的帖子。

工作中也没有主动争取过外派岗位;据说此人好静好独处,休息日里他往往只会只身出现在运动场锻炼,然后戴着硕大的耳机去农场咖啡馆喝一杯格瓦斯消磨时间――五道口那家几乎是财金口专用的茶楼他从来不去――有时甚至捧着电子书坐到打烊;更有意思的是,他在元老住宅区兴建完毕后还长期留守百仞城宿舍区(据说有人私下里问过原因,得到的回答竟然是那句经典的台词“因为近啊!”)。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人见过他的生活秘书。他从说起他为什么要参加穿越――一个没有明确追求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他的言行当然可以被称之为“酷”,所以就应了“帅到没朋友”。东方元老在临高一直是形单影只――一直到某个夜晚。

东门市华灯初上,海湾里吹来的习习凉风拂去了白日的燥热,博铺海关大楼的铜钟敲出六个悠长的鸣音,百仞城中忙碌了一天的干部们也纷纷放下手中的案牍。财政总监部办公楼大门口,元老们三三两两地结伴走出,边走边有人讨论着工作中的疑问亦或是今天食堂有什么好菜。

东方恪照例拖在最后走出大门,森海塞尔耳机罩在头上,腰间挂着一个黑色的cd包,双手插着裤袋迈着频率极快的步伐走向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