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给科举挖了个大坑(第2/3页)

作品:《北宋大丈夫精校版txt小说下载

是观政,二是磨砺。”

沈安笑道:“臣知道各部都有离不得的人,这些人官职低微,在各部却是顶梁柱般的存在,只是因为他们未曾过了科举,所以被压制。臣在想,升官是凭本事,还是凭谁是进士?”

这个就和后世的看文凭一个尿性。

赵曙沉吟道:“此事朕知道了。”

这是个麻烦事,他真心不想沾手。

韩琦说道:“进士和非进士自然不同。”

这就和后世的大明一个鸟样,非翰林不得入阁。

可沈安是谁?

这人最厌恶的就是各种裹脚布般又臭又长的规矩。

“陛下,那些人若是寒心了怎么办?”沈安认真的道:“陛下,认真做事的人就该夸赞,有本事的人就该封赏,如此天下人才方能源源不断的涌入汴梁,涌入朝堂,您想想前汉时,若非是不拘一格,哪来那么多的人才?”

他狡猾的混淆了概念。

前汉时确实是有简拔的习惯,为啥?

因为那时候教育资源薄弱,能读书的都是精英。

而大宋却不同,读书人太多了,每年参加乡试的人越来越多,考中的进士越来越多,都特么安排不下了。

赵曙当然知道这个,他看了沈安一眼,心想这小子都开始狡辩了,可见此事他也并无把握。

“臣有一言。”

沈安说道:“臣知晓朝中那些人的心思,他们不就是得意自己是进士出身吗?那能否绕个圈子……”

“什么意思?”

赵曙心中微动。

能做事的人被压制,这样的局面并非他所愿。但要想改变何其难啊!

包拯担心沈安放炸弹,就说道:“莫要信口雌黄。”

沈安笑了笑,“臣记得朝中的官员不少是权代吧?”

王安石就是权知开封府。

所谓‘权’,就是暂代、代理的意思,你这个官职不是稳妥的,暂时干干罢了。

开封府作为京城所在地,历任知府都干不长,几个月、半年、大半年就要换人,为的是安全着想。

“那又如何?”

“臣以为再加一个……”沈安想起了前世有人说宋人冗官,为了叠屋架床,发明了许多新词。

比如说……

“臣以为可再加一个权发遣!”

“朕会仔细想想。”

沈安微笑道:“臣请告退。”

这是双赢的一个建议,赵曙和诸位宰辅不傻,自然会仔细考量。

后世的军中,那些不能担任高职的军士,本事却大,军中离不得,就给他们加了军士长的头衔,对应一干头衔,待遇极高。

大宋为何不行?

沈安含笑告退,君臣默然。

“权发遣,这还在权代的后面,官位就难动了。”

韩琦回头看了一眼,正好沈安出去。

“权字就压住了不少人,再来个权发遣,那官员怕是有的做。”

“是啊!”

“上面有两层上官,难呐!”

宰辅们在唏嘘,这群老狐狸从沈安的话里找到了一条路。

那些顶梁柱们不安抚的话,以后各部的事务谁来办?

可怎么安抚?

沈安就给出了一个好主意。

咱们弄一个排在权后面的官职,专门安排这些不是进士的顶梁柱。

如此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心里也平衡了,那些顶梁柱也感到了朝中对自己的重视之意,皆大欢喜啊!

“妙啊!”

曾公亮欢喜的道:“官家,此言大妙啊!”

赵曙点点头,“是个好主意。”

包拯当然要为沈安站台,“陛下,往日为了安抚那些人,还弄虚作假多发钱粮,如今可用此策来安抚他们,如此律法得以维护,人才得以重用,此吏治之大事,此大功啊!”

“朕知道了。”

赵曙很发愁的道:“他弄出了吊车就是功劳。”

再加功劳的话,沈安要是去打断谁的腿怎么办?

包拯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不要脸,“那孩子是个和善的性子,若是能多管些事,臣以为对大宋是好事。”

和善的性子?

欧阳修问道:“包相说的是老夫吗?”

你个不要脸的包拯,有你这么昧着良心说话的吗?

包拯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分明就是在说别闹。

他想致仕了。

但一想到沈安在政事堂没个人帮衬,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就是沈安快些升官。

为此哪怕不要脸也行啊!

赵曙也想骂人,但韩琦却化身为及时雨,出班说道:“陛下,那程凌呢?”

着啊!

正在头痛的赵曙马上就微笑道:“韩卿深得朕意!”

沈安说完就走,显然是不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