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军令如山律如铁(第2/3页)

作品:《秦吏听书有声小说

东郡的存粮,劳役也冻饿而死不少。赵地刚归附不久,动荡不安,征不到太多粮食,这节骨眼上,颍川郡新郑还闹了叛乱。”

“故而,到我主持的伐魏之战时,只能靠南阳、三川之粮供给,大军、戍卒十余万人吃马嚼,两个月下来,已经所剩不多。”

关中的粮食依然在源源不断运出来,但吴孙子那句话说的好啊,“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关中离大梁实在是远了点,三石米送到来,可能吃的只剩下一石了,最后的结果是:“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

秦国可不能在这场仗里把老底子耗尽,在王贲眼里,他这所谓的主将,其实只是一踵军先锋。灭魏只是餐前小菜,真正的浩大宴飨,还在后面。

楚国,那必须慢火细烹才能食用的肥美熊掌,得由他父亲王翦亲自去收尾呢……

所以,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减轻关**粮的压力,王贲想了两个法子。

第一个,就是让杨端和、羌瘣率领偏师去进攻济阳、陶丘、睢阳,一来可以拔除魏国的这些大城市,二来,也可以让主战部队分地就食,减轻负担。

第二个,则是让来自南阳、南郡的杂牌军们攻略邻近各县。等那些火线上任的县尉、游徼控制县乡后,王贲就发出将令,要他们火速在当地搜粮,送到大梁城下来!

县城六千石,大乡两千石,小乡千石!

“正合了兵法所说的,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王离这下完全明白了,父亲的这一手布置,是想让那些本属于魏国的县乡,源源不断地向大梁城输粮,好让大军撑到城破的那天。

王贲点了点头:“若能得十万石,便足够大军一月之用。”

但王离又有些担心:“但魏地也刚刚经过战乱,夏收还未到,我来的时候,菽、麦均未成熟,只怕各县乡搜不到太多粮食。”

还有句话他没说,若是强行搜粮,当地魏人没吃的又该如何是好?

“总会有的。”

王贲眼神冰冷似铁,看着帐外,淡淡地说道:“军令如山律如铁,此事,诸县、乡驻军就算将当地地皮刮一层,也必须完成!要么押送粮食来缴,要么,就提着人头来见我罢!”

……

“军令是什么?”

百余里外的阳武县户牖乡,黑夫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军令就是不管你高兴不高兴开心不开心,一旦下达,就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秦国,律令如铁,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

军中,将令亦如王法……下级对于上级的命令,不允许质疑,只有无条件的服从。

将军命你克敌,攻之则必克,不克则死,或战死于阵上,或死于军法官之手,顺便把你同什同伍的人一起坑进去。

将军命你守城,守之则必守,不守则死,或战死于城头,或死于战后审判,留下一个“军贼”的名声,殃及家人。

搜粮亦然,这就是黑夫来此地做游徼的主要任务。

军令要求上缴两千石粮食,你却只交了一千石,然后硬着脖子说不应该对当地民众太苛刻以免他们造反云云。军法官点了点头表示你真是深思熟虑,但归根结底,你没有完成任务,违令,罪当重罚,脱下冠带,去加入挖沟渠的刑徒大军吧。

军令要求上缴两千石粮食,指明要五谷,你却只交了一千石陈年谷子,其余都是鱼干葛根粉。或许你会笑着说这些东西更营养,但在军法官眼里,这就跟要求百人斩首三十三级,你却夹带了三个妇孺首级一样,算偷奸耍滑,不仅违令,还犯了“不直”罪,罚的更重。

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

即便你违令有隐情,也不影响对你判刑,这就是秦军的规矩。

黑夫总结之后,发现最容易完成任务的,是凡事谨遵上令的秦吏。最容易挨刀的,反而是喜欢瞎想主意的现代穿越者。

主意越多,麻烦越大。

其实选择就两个,要么做没人记得住的老好人,完不成任务,引颈待戮。

要么做你本就该扮演的“秦寇”,做个坏人,板下脸来,该怎样就怎样。

左思右想后,黑夫决定做坏人。

他点了东门豹、共敖等几个战斗力最强的手下。

“随我去一趟三老、啬夫家。”

光靠黑夫自己,是没办法征粮的,他必须同本地乡豪协商过,借他们之手来完成此事。

然而在出了营门之后,黑夫却发现,本该回家的陈平,却站在门边朝他行礼。

“平斗胆,敢问游徼,征粮之事,打算怎么个征法?”

陈平同样是思虑再三才等在这的,尽管他曾经受到乡人诽谤,尽管他人微言轻,但今日得知了此事,身为户牖乡人,本乡受损,他亦受损,故无法袖手旁观。

而且,这何尝不是一个让自己在乡人面前,在秦吏面前都大放异彩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