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监臣(第1/2页)
作品:《明末的反贼有哪些》人老成精,作为大明的内阁次辅和朝廷的内相,薛国观和王承恩知道李兴之话里的意思,就是封官许愿,让郑芝龙援助一部分海船。
说实话李兴之要求的五十艘鸟船和一百艘运输船对于郑芝龙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天启年间,郑芝龙就拥有大小战船七百余艘,海上运输船更是不计其数。
据薛国观估计,现在郑家水师的规模只会更大。
福建巡抚邹维涟就有过奏报,说是郑家水师横亘于南中国海道,如今已经拥有大小战船三千余艘,西夷战船根本不敢擅其锋芒,甚至荷兰、佛朗机等西夷的商队都要向其缴纳相应的过路费,方能在南中国海通行。
“嗯,一百艘运输船,长江水师和天津那边就有,这鸟船,本阁亦可向福建方面行文,李帅你看可否?”
薛国观只说行文,而不是请旨,这意思就是不能确定崇祯会不会同意封赏郑芝龙了,至于郑芝龙肯不肯提供战船他也不敢确定。
“李帅锐意进取,斩首逾万,现在又欲行师辽东,朝廷本就该有所表示,这战船的事包在咱家身上,他郑芝龙时下是福建副总兵,咱家回京后就向皇爷请封其为福建提督,并着其调拨鸟船和福船一百艘至登州,蓬莱伯可满意,当然这圣旨肯定会明发天下。”
王承恩和薛国观不同,薛国观虽说是朝廷次辅,而且有这次莱州大捷,荣升首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内阁并非由他一言而决,杨嗣昌那些内阁辅臣,谁的眼睛不像狼一样盯着这首相之位。
作为崇祯最信重的太监,又是崇祯的身边人,王承恩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代表崇祯皇帝,虽说崇祯不喜太监干政,但这可不包含王承恩。
薛国观抚掌大笑起来:“好啊,有王公公相助,李帅所需的战船,定然能够凑齐。”
李兴之不屑地看了薛国观一眼,这厮既要拿自己枪使,又不肯提供相应的弹药,有人出头了,立马第一个上来卖好,真他娘的是个老狐狸。
不过这行师辽东,进攻沈阳,本就是诓骗朝廷的,
据李兴之估算,清军此次入寇,一共动用了八万多军马,辽东留守的军马还有近四万人,就凭目前靖北军现在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击破沈阳,最多也就是攻破一两个堡垒,这样做反而会打草惊蛇,暴露自己偷袭辽东的目的。
薛国观也看到了李兴之目光,干笑着说道:“李帅,中书舍人沈廷扬对辽东和山东一带的海图颇有研究,待老夫返京后,便奏请陛下,调沈廷扬为山东布政使,此人颇有官声,只要李帅多立功勋,断不会少了咱们莱登镇的钱粮。”
李兴之戏谑地说道:“如此,末将就多谢阁老了,我莱登镇受朝廷招抚也有三个月了,死伤军马数千,家小伤亡近万,朝廷也要有所表示吧,本镇封不封伯无所谓,将士们的军饷抚恤,朝廷可不能短了我莱登镇的官兵啊!”
薛国观颔首道:“李帅,时下国库空虚,本阁可以承诺你,免了山东各府五年的钱粮,有刘部院主政山东,你尽可放心。”
“师相说的是,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厮杀,咱们为政者,若是短了将士们的钱粮,岂不是猪狗不如,钱粮之事,李帅不必担忧,只希望李帅多立功勋。”
刘理顺虽然年过四十,但是他依然有一颗向上的心,薛国观让他主政山东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借着李兴之的军功,独得这运筹之功,自已的老师眼瞅着就要荣升首揆,只要这次李兴之攻略辽东的计划成功,自己主持一部,甚至入主内阁都不在话下。
刘理顺说完之后,王承恩就是端起茶盏,浅啜了一口,指着身边的一个四十左右的太监,笑着说道:“蓬莱伯,莱登军屡创大捷,皇爷对李帅甚是看重,这次咱家来莱州,除了宣读圣旨外,还带来了皇爷亲自委任的监臣,还请蓬莱伯莫要见怪,张成,还不见过蓬莱伯。”
明朝的监军制度是永乐时期朱棣制定的,原因就是朱棣夺取天下的行为实在是不光彩,而朝廷内部忠于建文帝的官员依然有很多。
朱棣为了巩固皇权,只得启用随他一同打天下的郑和、钢铁、王彦、马骥等太监,让他们监督各地的军队,这开创了明朝设立监军的先河。
后来土木堡之变,文官集团开始逐步掌握朝政,各镇的监军开始由文官担任,也就是所谓的巡按御史。
及至天启朝和崇祯朝,随着东虏坐大,朝廷大军屡战屡败,皇帝对文官失去了信心,又开始启用太监监军。
莱登镇作为一个新立的军镇,又是屡次击败东虏的“强军”那设立监军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李兴之连忙起身拱手道:“张公公,本帅这厢有礼了,我山东军以后还需张公公多多照顾啊!”
所谓花花轿子抬人,一个无兵无权的监军太监,李兴之想要弄死他,跟捏死个臭虫一样容易,但是这监军若是能安于本分,老老实实地混混军功,李兴之也不是没有这个容人之量,当然这张公公若是肯和自己同流合污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蓬莱伯,咱家可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