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2页)
作品:《明末大贼》刘宗敏和李自成显然没有想到利用火药爆破城墙的方略,而是采用了通过地道偷袭的计策。
在地道挖通的那刻,还没等矿工身后的农民军上前,许州守军就通过水龙向地道内注入了一股股水柱。
腊月的天本就寒冷无比,虽说谈不上滴水成冻,但是被水柱射中的闯军士兵无一不冻的嘴唇发紫,浑身颤抖的厉害。
早就在地道口埋伏的官军则一个个持刀舞抢地跃入地道,对着那些冻的连武器都拿捏不住的农民军大杀特杀。
结果显而易见,早有提备的汪乔年部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将准备利用地道偷袭的农民军尽数砍杀。
偷袭计划破产,精挑细选的五百精锐全部折在地道内,愤怒到极点的李自成只得重新发动了对襄城的攻势,惨烈的攻防战重新在许州城下。
农民军人多势众,官军则利用城墙拼死博杀,滚木和擂石打光了,困守在城内的官军就拆卸民房,把拆下来的砖石和木方抬上城墙充作守城工具,一时间双方竟然打成了僵持的局面,不过李自成兵多将广,官军在贺人龙和高杰等人临阵脱逃后,军心不稳,许州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自李自成吞并了罗汝才以及革左五营的农民军后,河南提督王忠便把行辕从洛阳迁到朱仙镇这个连接荆湖和开封军事重地。
由于朱仙镇地形相对平坦,也没有镇墙可以作为屏障,王忠便和新二镇镇将刘国能在朱仙镇西北的青龙背一带深沟高垒,构建防线。
青龙背是一条狭长形的土岗,其实就是一条缓坡,东西长二十余里,高约两丈有余,连接黄河和贾鲁河,地形虽说不上险要,但也算得上易守难攻。
王忠在此地设立大营后,又在青龙背面南的缓坡下方挖掘了一道宽三丈深两丈左右的壕沟,并引大运河开封段的贾鲁河水注入,并在青龙背狭长的坡道上插满了尖桩和铁蒺藜,以为巩固防线之用。
“王督,开封和洛阳都是天下有数的坚城,咱们为何弃坚城不顾,前至朱仙镇构建防线?末将看这青龙背虽然地势还算险要,可是李自成所部号称有百万之众,咱们只八千兵,恐怕守不住这长达二十里的防线啊!”
青龙背大营,新二镇镇将刘国能一脸担忧地看着身下的防线,他实在想不通就凭这三丈长的壕沟以及高不过两丈的缓坡,怎么面对李自成大军。
“咱们可不光这八千兵,据许州那边传来的消息,贺人龙、郑嘉栋、李国奇率军西返,高杰、白广恩还有张任学正率部投开封而来,想来这几日便能抵达朱仙镇,他们三人麾下有近两万人,咱们有运河之利,打不过再撤往洛阳和开封也不算迟,本帅所虑者,只有濮阳的小袁营,咱们在洛阳和开封只留了千余兵马和几千新募的青壮,袁时中若是投靠李自成,我军侧翼不稳,如此朱仙镇便不得保也,刘兄弟,你不是派人联络袁时中了吗?他怎么说?”
崇祯十三年,河南、河北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崇祯为了筹集钱粮支援锦州前线,又听从兵部尚书陈新甲建议,加征了崇祯十六年的钱粮,在走投无路之下,滑州人袁时中会同乡党刘玉尺、朱成矩等人聚众万人,号称小袁营,一举攻克开城,杀死州同知郗之,由于官军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李自成身上,袁时中的实力得到了飞速发展,至当年十二月,小袁营已经如滚雪球般地壮大到近五万人,成为了在中原地区,仅次于李自成的一支义军。
不过袁时中聚众起事后,并不像其他义军,烧杀掳掠,无恶不做,而是制定了严明的军纪。
据《豫变纪略》记载,“开州贼袁时中,由考成渡河南来,往来梁宋之间,不杀人,不掠妇女,亦群盗中之一奇也。”
书中还记载,小袁营“以招安为名,不杀人,掠财聚众而已”。堪称一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
明朝中原地区的百姓甚至因此把袁时中所部义军称为“佛兵”,由此可见袁时中的队伍深得人心。
不仅如此,袁时中善待百姓,打起仗来一点不含糊,据历史记载崇祯十四年,东虏入寇中原,号称骁勇无敌的八旗铁骑,都让袁时中打的丢盔弃甲,看见“小袁营”的人马掉头就跑,后来清军撤离中原,那些断后的兵马,为了能摆脱小袁营的追击,甚至偷偷派人将抢来的丁口和财物送给小袁营。
为了收编这一支军马,李兴之在进京后,就传书王忠,着其和袁时中、刘玉尺等人接洽,至于招抚条件,由王忠一体所决。
“王督,末将为此,可是亲自去了一趟濮阳,这袁时中本意是想投靠信阳的李自成的,不过李自成火并了罗汝才和贺一龙后,他就有所动摇,不过他也没应允末将,据末将估计,此人或有可能在观望形势,若我军败,则投闯,若我军胜,那招抚之事,便是水到渠成。”
刘国能双手一摊,袁时中起义不过半年,军中皆是因朝廷欺压,实在活不下去的农民,让他们投靠新朝,这一时半会,根本不可能让这些饱受欺压的百姓重新相信。
王忠沉吟良久,开口道:“那就不能不防了,只不过我军兵力不足,许州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