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背恩(第1/2页)

作品:《明末大贼

“……朕躬临御以来,明法敕罚,急于求治…………李兴之忠以戴君,勇于报国,有两蹶名王之功,擒杀伪帝之能,旬月以来恢复辽南、沈阳,功比中山开平,今闯逆祸乱中原,天下鼎沸,今授卿为大都督府左都督,领大都督事,统管天下兵马,望卿不负朕恩,诛除国贼,天下抵定之时,朕即授卿为齐国公……!”

军帅府参知看着王承恩送来的尚方宝剑和天子金令箭,将崇祯的圣旨又诵读了一遍。

“主公,陛下这次下的本钱可是不小啊,将天下的兵马都交给您节制了,剿灭了李自成,还要封您为齐国公,这样的封赏可是我大明朝自永乐朝以来的独一份了。”

登州知府宋广坤看着徐以显捧着的尚方宝剑羡慕不已。

“呵呵,你们以为这是好事吗?如今朝廷还有多少兵马调动?本侯这个大元帅,又能调几个兵?通知下去,按原定计划,满蒙汉绿旗以及铁人兵在登州城准备接受校阅,把德王和衍圣公都给本帅请下山来,这出兵的檄文必须由孔胤植来念,德王自然要随本帅出征了。”

李兴之摆了摆手,皇帝的封赏不可谓不厚,但是他却不得不辜负崇祯的好意了,因为他若是真领了崇祯皇帝的圣旨,就会成为京师中那些真正的国贼镇压农民起义的帮凶。

“主公,满蒙汉绿旗经过这次的伐辽之战,只剩下三千八百余人,李将军的铁人兵虽然得到了补充,也不过一千五百之数,您既然要起兵靖难,如此誓师恐怕声势不足,依属下之见,莫如将第五镇和讲武堂的学员带上,也可鼓舞我登州百姓的民心。”

徐以显松了一口气,一心想造了大明朝反的他生怕李兴之面对崇祯的封赏改了主意。

登州知府宋广坤出发之前曾担心的对李兴之说道:“仓促让讲武堂学员演武阅兵,未及整训,队伍看着会不会散乱,不要没壮声势,反而惹出笑话,是不是让学员们整训几天,待他们训练完毕再行演武阅兵。”

对于宋广坤的担心,李兴就是笑着说道:“钱先生但请放心,讲武堂规矩甚严,李邦杰那样的夯货在讲武堂一个多月都能识近百个字,学员怎么可能个队列都列不好?”

宋广坤基本不过问军中之事,见李兴之自信满满,便也放下心来,当天便上了蓬莱阁向德王通报靖北军于两日后在天齐山演武,誓师靖难的事,并要求德王前往观礼。

“怎么这么快?孤是不是可以留在登州,待李帅克定京师,孤再入京师监国不迟吧!”

朱由枢有些懵,他虽然知道靖北军很能打,但是这靖难的事,弄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再说孤不过是您蓬莱侯的傀儡,进了京师坐了龙椅,也不过是个汉献帝。

“殿下,下官可是奉了大帅的令谕,您要是不去,下官可就要动粗了,您放心,只要您按咱们大帅的要求去做,不生什么反复之心,说不得今后,大帅还能授你个山阳公,陈留王!”

纳了寡嫂的宋广坤显然没有什么忠孝节义之心,见德王还有些抗拒,不由地抚摸着自己的佩剑威胁起来。

“罢了,罢了,只要蓬莱侯能全我一家性命,孤便从了你吧!孤对不起朱家的列祖列宗啊……!”

面对宋广坤的威逼利诱,德王根本提不起反抗的心思,长叹了一声,终是奉了李兴之的军令。

“殿下哀怨什么?大帅这是要请您到京师坐龙椅呢,这可是寻常人可遇不可求的事,我登州府已经准备了酒米肉食供殿下调动。”

宋广坤说罢,就是略微行了一礼,按剑出了德王府。

和德王不一样,衍圣公孔胤植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替靖北军宣读靖难檄文的要求,不答应能怎么办,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被李兴之祸害了,小女儿这几日更是茶饭不思,虽然还没请郎中诊脉,但是据自己的夫人所说,这恐怕是有了喜脉,若是李兴之失败,株连九族之下,自己也逃不过一个死字,还不如和李兴之一条道走到黑呢。

这两日,登州城中除了不知情的百姓外,大小衙门都是热闹非凡,城外的天齐山校场也是忙碌异常,所有的靖北军帅府的属官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此次出征事宜。

两日后,德王携登州州大小官员前往天齐山校场观礼,随同而来的还有衍圣公孔胤植,还有原山东镇参将刘泽清以及左良玉之孙元。

刘泽清是亦步亦趋地跟着李兴之上了点将台,他也是个人精,靖北军辽调动频繁,这两日登州城更是风言风语,什么消息都有。

甚至有来往的商人传说,靖北军封锁了大运河,济南那边的靖北军第一镇和第二镇已经戒严了,现在是一个苍蝇都飞不出山东,从李兴之的人品来看,这是要反了大明朝的节奏,他若是还不识趣,这坟头的野草说不得都有半尺高了。

天齐山的点将台上,德王朱由枢站在最前面,李兴之和孔胤植分立在德王两侧,其余登州诸官则分两侧站定。

校场对百姓开放,前来看热闹的百姓被阻挡在安全区域之外,中间留出一块宽约数百步的通道,供阅兵将士入场所走。

辰时方过,天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