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揭短(第1/2页)
作品:《盛华小说》“这样釉色的笔洗,小号一共只得了两只,李爷您看,这颜色,多少雅净,您看,这里头也上了釉……”掌柜殷勤介绍。
李夏拉了拉李文山,这样的笔洗,古六必定喜欢得很,这个颜色,她听古六说过不知道多少回,叫雨过天睛云**……
李文山会意,“就这只吧,再给我拿几根湖笔,不用太好,一般点儿的就行,我妹妹习字用。”
掌柜答应一声,利落的将笔洗放进匣子里,旁边的伙计,托了一大把湖笔过来,李文山随手挑了四五支,“一共多少钱?”
“已经会过帐了。”掌柜忙躬身陪笑道。
李文山听掌柜这么说,没再多话,伸手接过匣子,李夏从伙计手里接过那一把湖笔握着,李文山刚转过身,又转回去,再问了一遍,“一共多少钱?”
“这笔洗四百两银子,湖笔小号奉送。”掌柜见多识广,声音压的低低的,答了一句。
李文山轻轻抽了口气,顿时觉得拎在手里的笔洗沉甸甸十分压手。
李夏也有些惊讶,她用得起这种天青灰瓷器的时候,已经有御窑专门为她烧制了,之前和之后,她都不知道这种天青灰瓷在民间卖的这样贵……
李家兄妹进去出来的很快,小厮接过李文山手里的匣子,以及李夏手里的笔,牵了匹马给李文山,李文山带着李夏,上马跟在众人中间,直奔庆丰楼。
在庆丰楼前下了马,李文山将李夏交给承影牵着,悄悄拉了拉陆仪,落后几步,低低道:“多谢你,就是……太贵重了。”
“是金世子。”陆仪笑着,看了眼金拙言,落低声音,“不必介怀,不值什么。”
李文山愕然,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是金拙言……
承影牵着李夏的手刚走了两步,秦王站住,退后两步,从承影手里接过李夏,牵着她进了欢门,进了大堂,往楼上去。
金拙言落在秦王和李夏身后,和左看右顾的古六一起,跟在后面上了楼。
“这就是西湖,来过西湖吗?”秦王牵着李夏,径直走到对着西湖的窗户前,指着西湖问道。
庆丰楼上,对着西湖的这扇窗户……倒不如说是门更确切些,窗户开到底,外面拦了半人高的雕花木栏杆,李夏个子虽然矮,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李夏慢慢摇了摇头,两世加一起,这都是她头一回看到西湖,看到这么美丽的西湖。
“喜欢吧?”秦王见她摇头,心情往上走,笑起来。
李夏再点头,眼前的西湖,确实象古六说的:江南的灵秀,只看西湖就够了。
这西湖,和她想象中的江南,那水墨画儿一般,那雨过天睛云**的青瓷一般的江南,一般无二,只是更灵动,更空濛……
“你这小丫头,倒没看出来,你这眼力真是不错。哥哥告诉你,这西湖,要下了雨才最好看,细雨好看,大雨也好看,要是下了雪,那就是人间极致之景了。”
秦王兴致一路往上走,示意小厮,“把那张矮榻挪过来,我和阿夏就在这儿,有窝丝糖没有?对了,我带来的那匣子糖呢?也拿来。”
几个小厮眨眼就挪好了矮榻,放上垫子,摆好高几矮几,放了满满的各色点心,茶水,以及,窝丝糖,和一匣子颜色十分漂亮,略略有些透明的糖粒。
“你尝尝这个,我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个。”秦王拿过匣子,递到李夏面前。
李夏看着匣子里的的莲蓬南瓜茄子白菜各种形状的半透明糖粒,微微有些怔神,宫里,就喜欢用这样的模子做东西,从前她喝的那些汤里,常有做成这样形状的面点果粒……
李夏拿了只小南瓜,连手指一起塞进嘴里,一口咬下去,一股子清爽甘甜的枣汁味儿流出来,溢了满嘴。
这里面包的全是枣汁儿……
“好吃吗?”秦王紧盯着李夏问了句。
李夏点头,这样的糖,她头一回吃,以前……她不知道御膳房还会做这样的糖……
“这哪叫糖?明明是果汁儿。”金拙言踱过来,站在李夏侧后,用折扇敲了下匣子,撇着嘴嫌弃道。
“你五岁那年,这样的糖,你一口气吃完了一匣子,还不够,哭着喊着要,你看看阿夏,比你强多了。”秦王将匣子放到李夏怀里,斜了眼金拙言。
“那你呢?你七岁那年,非说病了,熬了药,抿一抿就要吃一块糖,小半碗药,你就了两匣子糖!”金拙言一步不让。
“胡说!”秦王简直要跳起来,“你是说你自己吧,半碗药得搭上至少一匣子糖,御膳房都做不上你吃!这事谁不知道?我本来还想给你留点儿面子!是谁冠礼那天,抱着一匣子糖,说以后再吃糖就得偷着吃了?”
“你!”金拙言看样子真是气急了,“还好意思说我?前儿是谁跟人家五岁的孩子抢糖吃?人家吃一块你吃三块,就最后一块了你一把抢到手,你还好意思说我?”
李夏抱着匣子,一块接一块吃着果汁儿糖,愉快的看着两只斗鸡般你瞪着我、我瞪着你互相揭短的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