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幕 红门之后的选择(第1/3页)
作品:《伊塔之柱顶点》“有人进入第一道红门了。”人们窃窃私语着。
“第一百扇门,”有人问道,“今年比上一届快多少?”
“快不少,上一届最好的成绩是三百一十扇,由那位叫loofah的考林—尹休里安的选手创下的。”
工作人员们互视一眼,心想这一届多半又是考林—尹休里安人了,但不说第三赛区正在衰落么,怎么会如此?难道说又到赛区兴衰转换的时刻了?
在这里的一多半人,其实都是为了那位龙之炼金术士而来的,在第一轮比赛之后,对方已经成功超越了帝国双子星成为了夺冠的热门。
许多人都想要看看,这个天才少年能走多远,能不能打破历史上最高的记录?
而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是由第一赛区选召者的骄傲,灰之王fox所创下的,四道红门。他在抵达最后一道红门时,才折戟沉戈。
此时此刻,方鸻正看着面前的一扇蓝色的木门发呆。
那扇门看起来非常普通,黄铜门把,橡木质,上面简简单单刷了一层蓝色的漆,漆面下甚至还能看出木质的纹理,那漆甚至刷得并不均匀,看来手艺十分粗糙。
这扇门他早在涅瓦德那座高塔之中见过许多了,它们唯一的共同点是,相似的粗糙。
其实站在这扇门前,他早已知晓冬至之塔与夏尽之塔的不同之处,或者说四座塔都各不一样,其中夏尽之塔比较偏向于战斗工匠,而冬至这一座则是属于炼金术士。
这里面虽然也一样有三色门,九扇绿门之后有一扇蓝门,九扇蓝门之后有一扇红门,只是冥告诉他——红门后并非战斗的关卡,更多的是炼金术实际运用的场景。
也有可能是一场学术辩论,在那个虚幻的场景之中他必须说服所有人。
而蓝门之后,自然也并非是他司空见惯的精炼、构成与炼金术公式的考验,更多的探讨的是炼金术历史上的难题,与以太的底层逻辑。
相较来说绿门才是基本功,那些炼金术最基本的东西。但在这里也要更难一筹。
但这些都不让方鸻感到意外。
真正让他感到意外的,反而是问题的本身——
第一扇蓝门后的,他已经见过了,是塔式魔导炉。
第二扇蓝门,是元素适性问题,这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炼金术课题,凡人如何去适配于元素魔力呢?那也是魔导炉所诞生的基础。
是凡人炼金术士面对的一个问题。
但这也是讨论烂的话题,这种早一千几百年就已经炼金术士们的共识,这又怎么会出现在高塔的关卡之中?
他早听闻这一届大赛的关卡那位弗里斯顿会长所设置的,第一关的塔式魔导炉还不让人意外,因为上面明显留下了帝国人对于三位天才技术路线的探究。
那可能与帝国的炼金术革命息息相关,工匠总会希望让年轻一代炼金术士用这样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技术进展,这也无可厚非。
这反而隐隐展示出了帝国的气质,参赛的选手来自于不同地区许多个国度,但帝国人并不吝于遮遮掩掩他们的技术进步与思路。当然也可以视作另一种傲慢,但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原因,奥述人在这方面至少是值得称道的。
只是一进入第三扇蓝门,他眉头立刻蹙了起来,皱成一团——游散魔力应当如何储存?
这绝不是帝国人的技术路线。
恰恰相反,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命题。游散魔力其实就是那些未被塑造成形的以太——后者即是元素,而游散的魔力其实才是光海之中最庞大的一部分。
换个讲人话的方式,也就是无属性魔力。
无属性以太如何储存,好问题。
无属性水晶承受不了与之相匹配的魔力,凡人试了许多办法,走了很多条道路,那些道路每一条通向死胡同之中。走在这条技术路线上的人无疑是失败的,而他们所经历的那些失败,被后来的人称之为——
第六技术路线的道路。
但那些真是失败的么?
为什么自己会遇上这么一个问题?他很怀疑其他人是否能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桉,怀着这样将信将疑的态度,方鸻在桌上书写下了那个他早已知晓、并提炼过多次的炼金术式。
门应声打开来。
后面的道路仿佛在迎接他的到来。
问题是真的,但其他人应当如何解答?方鸻脑海之中就此产生了一道疑惑,他放下笔,继续向前走去。
他起了好奇心,并决定继续向前,看看下面的蓝门之后会是什么。在一道一道的绿门之后,他终于来到了这一扇门前,他在门前停留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终于下定决心推开门——
问题便接踵而至。
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更稳定的水晶究竟存在么?
果然……
看到这儿方鸻忍不住闭上眼睛,心中竟是一片了然,这个问题是如此的理所当然,仿佛正是昔日走在这条道路上的炼金术士们所向他提出的一个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