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转变(第1/2页)
作品:《雀仙桥 吱吱》“哎哟!”宋潜捂着鼻子,笑望着萧桓,道,“您这是怎么了?”
萧桓望着宋潜,犹豫再三。
萧家并不像外人看来的那样风平浪静。
他父亲病逝之后,他也算是群狼环伺,稍不留神,丢掉家主之位是小,因为他母亲身份地位的特殊,他们一家三口说不定性命都难保。他一路走来,如坐针毡,如履薄冰,从来不曾有片刻的懈怠,和别人谈心,而且是和一个与自己相识不到月余的人谈心,萧桓相信宋潜的才能,却不知道要不要把自己的私人感情也拉扯进来。
宋潜不愧是萧桓以后的军师,他很快就看出萧桓此时的迟疑不决与目前的政局没有半点的关系。
萧桓这是在为与夏侯虞的关系而苦恼。
宋潜暗中大吃一惊。
他出身寒微,却从小爱读书,有幸被隐居乡间的老师收为弟子,也算是学了些本事。可说到底,他还是出身不够,想要出仕为官,就必须得到那些世家门阀出身名士的推祟,但这些都需要四处游历,吟诗作赋,结交朋友,慢慢地传扬自己的文名,等到哪一天能被人赏识了,才有可能一展所长。就算是这样,他最多也就只能做做六品、七品的浊官,除非有鲤鱼跃龙门那样的机遇,才有可能跨过五品,做个主宰一方的大员。而且他就是做了一方大员,在那些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面前,还是低人一等。
何况四处游历,吟诗作赋,结交朋友,哪一样不要钱。
他家只有良田五、六亩,寡居多年的老母,哪里有钱让他四处游历。
他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之后,就准备投靠一位贤德之人,先从客卿做起。
和萧桓,并非偶遇。
也不全是因为他母亲的叮嘱。
在此之前,他接触了不少人。
萧桓的年纪,气度,经历,都让他非常的钦佩。相处之后,萧桓的为人,见识,眼光,都让他非常的满意。
他应萧桓之邀,成了萧家的座上宾。
他以为萧桓能去尚公主,就应该是个野心勃勃,胸怀大志之人。
谁知道,他居然这样的儿女情长。
晋陵长公主,从前自然是金光闪闪的。可现在……君王的恩情是如此的淡薄,此时不过是新君登基,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罢了。
萧桓和她相敬如宾就是了。
不应该放太多的心思在她的身上。
宋潜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告诫萧桓几句。
萧桓却在苦恼了半晌,发现自己的确没有第二个可以诉说的人之后,徐徐地开了口:“你也知道,长公主是下嫁萧家的,长公主府虽然在旁边,却形同虚设。可先帝去世之后,她却决定搬到长公主府去住。说这样比较合规矩。但你也看见了。若是长公主真的有心,这些规矩在她眼里根本不是什么事。我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呢?
担心夏侯虞离开他?
好像也不是。
两人已经是夫妻了,和离的代价几乎是不可想象,他们根本和离不了。
担心夏侯虞和他反目成仇?
好像也不至于。
在由谁登基做皇上这件事上,是夏侯虞摆了他一道,她赢了,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担心夏侯虞……对他的事冷眼旁观?
对,应该就是这样的。
就好比造势而言。
她之前明明就知道什么对他最好,却隐而不发,等到他心中不耐烦和建康城里那些名士诗赋唱和的时候,她却突然向他示好,不仅帮他出了这个主意,还亲自跑前跑后,把他拱卫到了现在这个地位上。
让他不由对她另眼相看。
她的目的是什么?
她之前是不是就预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想到她釜底抽薪地摆了他一道,他就没办法把这当成是一件突发的事情。
但就算是这样,他也不想把他的这种担忧告诉宋潜——他觉得太丢脸了,说不出口。
萧桓觉得喉咙发紧,垂了垂眼睑,道:“长公主是不是还有什么没有告诉我们的。我和她成亲没多久就去了襄阳,之后转道徐州……”
那时候,他意气风发。
觉得通过娶夏侯虞拿到了打开了通往朝廷核心权臣圈子的道路,只等他在襄阳站住了脚跟就会提出北伐,用北伐的胜利打破卢渊的权柄,重新分配世族门阀的利益,站在塔楼的顶尖俯视芸芸众生。
萧桓陡然间发现,在此之前,他的计划里并没有夏侯虞。
夏侯虞应该像所有那些出了嫁的公主,乖乖地给他生下几个血统高贵的子女,然后就可以去享受生活,放纵人生了。他则会兢兢业业创下一片基业,让萧家在未来的一百年里都能站在门阀的序列,让自己名留青史,传承不断,薪火有人。
那在夏侯虞的计划里,是不是也没有他的位置?
萧桓心中凛然。
如果夏侯有道没有殡天,如果夏侯有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