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路墩(第2/3页)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为啥不推翻明朝》稍微轻松一下。
此时他身上穿的是一件破旧的红袢袄,原本鲜艳的颜色几乎退去不见,头上戴的红笠军帽也快跨了半边,脚下同样是一双破旧的红袄鞋。这便是他穿的大明军队制式军服:鸳鸯战袄。
旧例大明军士的鸳鸯战袄每三年给赏一次,不过此时大明很多边军的战服怕是十年都没有换过了,王斗身上的军服同样是破破烂烂,不过虽多补丁,倒是浆洗得十分干净,这都是家内那个童养媳谢秀娘的功劳,她的贤惠是不用说的。
在王斗腰间,还挂着一面表明他身份的腰牌,腰牌木质,正面篆刻“墩军守卫王斗”六字,左侧刻着“保安卫勇字捌佰肆拾伍号”几字,背面刻着“凡墩军守卫悬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与者罪同”等字。这是王斗在靖边墩戍守的重要凭证,遗失可是大罪。
在水桶的旁边,还放着他的长枪。王斗取起枪,一股血肉相连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年代,这根长枪就是他生存的最大保障了。王斗左手拿枪,弯腰将水桶挑起,并习惯性地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的动静。由不得王斗不小心,虽说此时后金军大部己往大同一带,不过仍是有小股游骑在保安州与怀来卫一带活动,自己要小心遇到他们。
在上个月的七月初七日时,后金汗皇太极,明人称之为黄台吉的在领军征服蒙古察哈尔部后,借口明边将扰其境、杀其民、匿逃人等名,领军数万于尚方堡破口而入,随后在宣府镇境内大肆劫掠,进而兵围镇城,宣府城守兵发炮将其击退,黄台吉退往大同一带。后金军入寇的消息传来后,大明震动,初九日,京师戒严,同时兵部急令保定总兵陈洪范守居庸,巡抚丁魁楚守紫荆,防止后金军进入京畿之地。
七月二十三日,在王斗来到这世界的前五天,后金中路军攻陷了保安州,军民死伤无算,知州阎生斗自尽殉节。随后后金中路军在阿济格带领下退往大同与黄台吉会合,当王斗来到这个世界时,保安州各地仍是满目疮痍。依王斗对历史的了解,虽说此时后金军大部应该都在大同一带肆虐,不过一直到闰八月时,他们才会全军退往塞外,自己仍得小心。
……
王斗挑着水往东面方向行走着,他这个身体可称得上是虎背熊腰,虽说挑着两个沉重的水桶行走数里,仍是感到毫不费力。
一路而去,皆是平坦的土地,环顾四周,地势开阔,土质也算优良。这保安州便是后世的涿鹿县,不过此时的保安州可比后世的涿鹿县大多了,后世属于怀来县的新保安,东八里,西八里,沙城,桑园等地,此时都是属于保安州卫的重要城堡乡里。
保安州这一带环境优越,素有“千里桑干,唯富涿鹿”之说,在桑干河两岸及洋河两岸,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在这里,甚至可以种植水稻。特别是在桑干河南岸,河流水渠广布,更是宣府镇重要屯田之所,为保屯田要地不受侵扰,在这一带,建有密集的火路墩。
不过在这舜乡堡一带,由于己靠近丘陵高山地区,灌溉不是很方便,加上近来越来越大规模的旱灾,除了靠近那些河边与水渠边的田地外,王斗看到许多本是优良的田地都荒费了。
再行走了一里多,远远的,便看到一个微微隆起的小丘上,一个高大的火路墩威严耸立,墩身高达十余米,整个外形呈覆斗式,隐隐可以看到上首的望厅房屋及灯柱军旗,在墩的四周,还有一道长达三十多米的马圈围墙,墙外还有壕沟,那便是舜乡堡董家庄辖下四个火路墩之一的靖边墩,内有守军七人,王斗就是其中的墩军之一。
大明在九边各地大建墩台,一般三里一墩,五里一台,甚至在一些紧要之处,更是每里就建一墩,近塞称为边墩,腹里地方称为火路墩或是接火墩,每墩守卫五或七人,在整个保安卫境内,便有各样墩台四十余座。
王斗所在的靖边墩只是普通的烟墩,所以整个墩身以夯土筑成,并未包砖。如果包砖,就称为楼台了,周边的马圈围墙可达一百多米长,外面的壕沟更深,不过建一座楼台所需青砖至少五万八千块,白灰近百石,以大明的财力,只得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建台了。
眼看就要到家,王斗内心也是喜悦,不由加快了步伐,很快,他就来到了靖边墩围墙外的壕堑旁,这道围墙高约四米,南向设有大门,门匾上写着“靖边墩”三个大字。门的上首设有一个悬楼,内有擂石等守卫武器,并控制着一个吊桥,平时靖边墩的墩军出入,都要依靠这吊桥。
王斗小心避开壕堑旁几个暗藏的塌窖陷阱,来到大门前面,冲悬楼上高喊:“我回来了,快放吊桥!”
喊了几声,过了好一会儿,悬楼上才懒洋洋探出一个脑袋,看到是王斗,那人笑道:“王大傻子回来了?你挑水倒是挺快的,路上有没有遇到鞑子?”
王斗知道这人叫杨通,是一个马屁精,平时跟在甲长钟大用身旁狐假虎威,时不时以取笑王斗为乐,王斗向来对他没有好感,他不理他,只是喊道:“快放吊桥!”
杨通讨了个没趣,不由骂道:“娘的,你急什么急,我这不就放吊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