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全民(第2/4页)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txt下载

便是逃亡的一些日,亦是兵荒马乱,山河破碎,种种所见,不忍卒睹。然逃入宣府镇后,却是另一个世界,再没有遍野饿殍,再没有流民乞丐,没有乱兵流贼,有的只是安定,安全,富足,美好。

宣府镇各屯各堡干净整洁,村落密集不断,这里的道路宽阔平坦,路上走的行人生机勃勃,满面红光,充满活力。这里的民众富足昂扬,彬彬有礼,行止间井然有序。

这里的规划极好,井井有条,特别治安极佳,身边跟着随从只是排场的表示,不再是安危的担忧。太子就看到镇城许多女孩夜间亦在逛街,都没有丝毫的人身安全担心。

人烟稠密,鸡犬相闻,商铺繁华,鳞次栉比,相比自己听到的,在奏疏上看到的大明各处,这里完全就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

一切的一切,对少年的冲击极大,当时他就对身边几个义士言,大明的未来当如宣府镇如此。

到了镇城后,他对永宁侯王斗的印象也极好,不骄不媚,沉着稳重,胸中有万里沟壑,对他也非常尊重,相处之令人如沐春风。每每与他说话,太子都觉颇有收获,很想常常与他促膝长谈,可惜永宁侯公务繁忙,这样的机会不多。

他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每每对身旁义士们道:“可恨奸臣蒙蔽父皇,使得永宁侯这样的大材不得重用,导致国事沦落如此。”

太子在宫中的这些年,身边的群臣自然不会对他说王斗的好话,更常常在他的面前攻击其人与民争利,特别飞扬跋扈,实为国之大奸,这样的人,国君千万要远离。

然眼中所见,耳中所闻,让他的心思想法完全往另一个方向去了。此后更看报纸,看到追赃助饷之事,看到一个个官商勋贵被抄出无数的白银,他不由冷笑:“此辈不义如此,该有此报!”

他想起当时父皇为了粮饷之事竭心尽力,文武百官个个推三阻四,原来是为了投靠新朝。可惜流贼本性不变,他们最终也喝到自己亲手酿造的苦果,只可怜京师百姓跟着遭殃。

他恨恨道:“与民争利,与民争利,群臣一直在孤王面前言永宁侯与民争利。现在孤明白了,这个民,指的只是他们自己吧!一群鼠辈,枉负皇恩不顾,只为私利!”

又看报纸上大学士陈演,国丈周奎等人被拷出的白银每家不下五十万两,而自己父皇的内帑银才多少?皇宫中所有金银与器皿加起来不过三十万两,国库更只余白银二十万两。

而这些鼠辈,身为大臣,家中的白银竟比国库还多。

他更恨恨道:“此辈死有余辜,不足同情!流贼追赃助饷,追得好!看尔等还投不投靠新朝!”

他对身边义士说道:“此些道貌岸然之辈,总言永宁侯坏话,现在孤明白了何为与民争利。还是永宁侯说得好,国有大利、小利之分,众臣言说皆是小利,只为他们一家一族,永宁侯言说的方是大利。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也是宣府如此太平富足的原因。”

他更道:“大明要富强中兴,就必须走宣府镇的路子。”

不过他有些忧心,他曾与王斗商议,王斗认为出兵前日,太子可宣布监国,名正方能言顺。太子当然赞同,他除想拜永宁侯为靖国公,“都督中外诸军事”加“光禄大夫”外,还想拜他为内阁首辅大臣。

不过王斗谢绝了,除了大都督这个职位,内阁首辅大臣他推荐前兵部尚书陈新甲,又有户部尚书的人选,他推荐宣大总督纪世维。余者人员,他认为可以再议,收复神京后从百官中选定。

比如他认为,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清正严明,似乎可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或者礼部尚书。凤阳总督马士英为人踏实稳定,似乎也可以进京谋个位子。

只是太子忧虑:“今日方知,忠臣全在宣府镇,余处皆是道貌岸然之辈,史可法等人可否可堪大用?”

依太子想的,内阁大臣,六部高官,全部换上宣府镇,都护府的人才好。

然现在王斗只是选定钟荣为户部左侍郎,林道符为兵部右侍郎,符名启为礼部左侍郎,田昌国为工部右侍郎,迟大成为刑部右侍郎等外,余者的职位,几乎没动多少。

哦,倒是推荐不少人任地方巡抚,州府县官员,不过离太子心中的设想太远了,让他有些不满意。

当然,二人达成一致的便是,吴义士等人忠义可嘉,当破格大用,应策封锦衣卫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等职。

然太子还是忧虑,他对身边诸义士言:“宣府镇外官吏说材无才,说德无德,他们可以胜任这些位子吗?便若史可法,马士英人等,惟恐又是道貌岸然之辈。”

他叹道:“永宁侯与我言当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以大局为重,稳定大明。……只是,为何忠臣总是受委曲?依宣府镇,都护府等诸公的才能,他们干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绰绰有余。”

这个封闭环境长大的少年自踏入宣府镇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完全改变,他甚至非常厌恶听人言永宁侯的不是。曾经宣府镇镇守太监杜勋偷偷来向他打王斗的小报告,让太子极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