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胡寨主(第1/2页)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几个女主

老白牛:三百万字了,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

崇祯十六年二月下,河南,开封府,通许县境。

正是仲春时节,万物复苏,山花烂漫,也到了春耕的好时候,不过今年河南还是处处干旱,到处灾情严重,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境内白骨纵横,已经残破得不成样子。

其实就算旱情好转,河南短期内也不可能恢复,因为各地已经失去了秩序,到处的流民,匪贼杆子多如牛毛,百姓们又如何停下来安心耕种?这也是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可怕。

干枯的地面满是尘土,到处白晃晃的一片,可以见到的树木,那些树皮全被饥民剥光了,可以见到的草根,一样被流民们挖光。天地之间,似乎只余一片枯黄,风随便一卷,就是漫天的尘土。

这是一片榆树林,至少到树腰上的树皮全部被剥光,露出白光光的树身。还有杂草绕着树木,蔓延到远方,间中伏着几具尸体白骨,忽然一阵破锣似的声音,从树林那边传来。

“大王叫我来巡山呦,巡完北山巡南山呦,巡了东山杀路人,巡了西山看日头。我家大王三头六臂呦,喽啰我抢了小娘扛在背,可怜到嘴肥肉不下咽,何时才能翻身做大王呦。”

然后又是一阵雄壮的齐唱:“他日我做了山大王,做了大王不巡山,要叫喽啰抢天下,抢了豆蔻抢二八,抢了二八抢少妇,抢了少妇抢徐娘,咿呀咿呀呦,咿呀咿呀呦。”

齐唱声音:“咿呀咿呀呦,咿呀咿呀呦……”

歌声有若激情的海洋,随着歌声,转过来一队人马,这些人中,有三百多人骑马,余下的是步卒,个个穿得破破烂烂,一色裹着红巾,一杆破烂的大旗随风飘着,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三个字:“巡山军。”

边上还有一面更烂的旗帜飘着,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字,天与道那边已经破了好几个小洞。

不过这些人虽然穿着破烂,精神面貌却很好,面有菜色者只占少部分,更人人拥有兵器,不是大刀,就是长矛,甚至有两队各五十人的步兵,还扛着鸟铳,还尽是一色青壮。

这在本地,甚至附近的武装中,都属少见。

他们走起队列也颇有样式,各人一边走,一边兴高采烈放开喉咙高歌,歌声颇为整齐激情。

此时人马领头的是三个壮汉,一人满脸横肉,神情粗豪,穿了件羊毛大袄,腰间负有弓箭背囊,还佩了一把腰刀。

另一人相貌奇特,猪鼻,高眉,一边脸大一边脸小,一看就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这种长相,按古时的说法,叫脸有异相,或是相貌古拙,他穿了一件棉袄,戴了一顶毡帽,肩上背了一杆鸟铳,腰间同样佩着腰刀。

还有一人身材高大,脸色微白,穿了件深蓝色的长棉布袄子,戴着六合一统帽。按理说相貌堂堂,只是唇上两撇鼠须破坏了他的形象,使他看起来有若一个贼眉鼠眼的师爷,宽布的腰带上插着一把短铳。

却正是孔三、老胡、黄伟杰三人。

三人是在去年十月下来到河南通许的,他们先混入一个小杆子群,靠的彼此火拼,相互撕杀为生。

现在河南各地陷入无比混乱中,官府力量早荡然无存,民间各处,不是豪强结寨自保,就是一个个流民饥民窝点聚集,可谓小盗如毛,杆子如云。

民间已没什么殷实,又毫无自保之力的人家,都是一窝窝人聚集,这种混乱的环境,当然谈不上什么各人安心耕种,想活下去,就要攻掠别人,抢夺别人的衣食。

便若无数的小三国在河南形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只有生存,没有人性。

三人依着自己的身手,很快就在这个杆子群中鹤立鸡群,老胡更发挥自己暗算上司的本事,某次在与别的杆子火拼时,一箭射死了那个小头目。

在退回自己小寨,群龙无首之后,在孔三与黄伟杰支持下,老胡又很顺利的当上寨主,孔三与黄伟杰分别为二寨主,三寨主。

三人也算分工合作,孔三练兵,还抽选精锐又靠得住之人为亲兵,黄伟杰负责后勤,老胡统领全局,毕竟他长得最象大寨主,外人一看他这样子就心服,天生的首领人选。

十一月中时,三人定下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方计,还定下“巡山军”的名号,在通许县内大力剿匪,逐步消灭境内的杆子小盗,抢掠他们的收获,壮大自己力量。

抢劫的同时,也散些粮米救济一下饥饿的难民,很快就打出了名气,很多饥民纷纷过来投靠,老胡“踏地龙”的名号,也迅速的在通许闻名遐迩。

境内百姓都在传扬,通许出现了一股义匪,与此时在睢州的小袁营一样,不滥杀人,只掠财聚众而已,连当地的费县令都对他们颇以好感,还意图招安,给他们一个官位。

考虑到自己走的是匪路,招安了,后续工作就不好,老胡、孔三等人拒绝了,不过也保持彼此相安的默契,时不时可以去县城购买一些物品。

又因为只是剿匪,消灭大小杆子,通许境内几个较为富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