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清虏(第1/2页)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听书

历史证明,人类是最擅长学习的文明,包含一切种族在内。

当然,不包含那类以少统多的民族,因为一旦学习了先进文明,就是为自己的种族挖掘了坟墓,所以,他们必然压制主体民族,使国家越发走向愚昧与黑暗。

洛阳之战后,闯军大败,李自成蛰伏的那段时间内,或许,受王斗刺激很深,也经过深深反省,李自成复出后,开始遣官将镇守城池,还设立营伍,分给田地,努力训练精兵。

不过可能受王斗刺激过猛,与麾下幕僚文人商议后,李自成竟喊出“五年不纳粮”的口号,这也是王斗带来的效果之一,历史上,李闯是呼喊三年不纳粮的。

当王斗看到这个情报时,不由笑了,对麾下道:“我都第二年就要纳粮交税,李贼还五年不纳粮?等着死吧。”

他是有理由说这话的,李闯部下,动不动就几十万,上百万,不纳粮,庞大的兵力,军队开支,粮饷来源何处?只得再次坚持流寇作派,吃大户,勒索当地地主豪绅,拼命劫掠各地城池。

这种作派,前期可以,还不稳定,后期必死。

退一万步说,就算李闯夺得政权,然天下再无可劫掠之处,可否不再纳粮?肯定不行!

然习惯了免费的百姓,若对他们收费,瞬间就从恩人,变成刻骨的仇人了,升米恩,斗米仇,古之名言,这瞬息失去民心不说,天下还有可能再次变得大乱。

所以说,“迎闯王,不纳粮”——一句话,就断绝了李自成的正规财政来源,也证明了其人短识,麾下无人,更别说。交粮纳税,还是基层政权组成的重要功能。

李自成打老了仗,战术上是非常高明的,然战略上太短视了。所以最终避免不了,为他人做嫁衣的命运,后世被戏称为嫁衣王,不是没道理的。

当然,此时李自成喊出的口号。具有无比强大的力量,无数百姓蜂拥加入,其在河南府分田分地,极得民心,在官兵进入后,拼命的抵抗。

此时,新任三边总督傅宗龙,刚到陕西不久,在洛阳城破后,就接到朝廷的严令。速速出兵,征剿流贼。

与河南一样,陕西各地旱蝗肆虐,供应征剿官兵粮饷,力不得支,最后尽括关中兵饷以出,当地怨声载道不说,出征的官兵,没有得到足额的粮饷,一样牢骚满怀。

腊月。傅宗龙总算出兵,领川、陕兵数万,以贺人龙、李国奇为将,这些官兵。军纪谈不上好,又是客境作战,免不了烧杀抢掠,河南府一些逃窜到陕地的地主豪绅,也带了一些乡勇随同还乡,更是凶残无比。

所以一出关。一路就反抗激烈。

此时河南府留守大将刘芳亮,也是饱经军伍一员大将,采用诱敌深入之术,暗中在缺门山设下伏兵。

连复数城,官兵士气高昂,不知不觉就中了埋伏。

各地明军,他们不是靖边军,哨骑能力低下,中伏是家常便饭,刘芳亮尽伏精锐于林中河边,谱一接触,秦兵立溃,贺人龙第一个跑,李国奇从之。

二人率家丁精骑,日夜不停,一路跑到灵宝,只抛下总督傅宗龙,还有大部川、陕兵马被围。

河南府源源不断的闯兵赶来,将傅宗龙等围得水泄不通,傅宗龙几次突围,都不得出,檄传贺人龙,李国奇救援,二人皆不至。

腊月二十七八,秦师食尽,傅宗龙杀马骡以享军,明日,营中马骡尽,杀贼取其尸分啖之。

崇祯十五年正月初一日,营中火药、铅子、矢并尽,傅宗龙率诸军突围,然除千余人溃围星散,余者仍不得出,最后川、陕数万军伍,尽归李闯。

傅宗龙被执,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堕贼手,左右皆贼耳。”

贼唾宗龙,挟其降,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杀则杀耳,岂能降贼以缓死哉!”

贼怒,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事闻,帝曰:“若此,可谓朴忠矣。”

复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忠壮,廕子锦衣世百户,予祭葬。

闻宗龙死,贺人龙星夜奔归秦地,帝无奈,责其戴罪立功自赎……

……

腊月初,靖南伯曹变蛟,宁南伯王廷臣,率领自己的正兵营与新军营南下。

刚大战归来,回家休整不到一个月,又要出发,二镇将士,都有些怨言,不过在军令服从上,二人部下,仍做得很好,所以怨归怨,将士们仍打点行装,随曹变蛟、王廷臣南下。

从玉田,遵化到河南开封,路程有二千多里路,就算一天走五十里,二人部下,也要走一个多月。

困扰二人的,还是大军粮草。

依大明的粮草供应制度,军队作战,一部分粮草由朝廷供应,大部分粮草,则由本地官府供应,若大军出征在外,则由客地官府供应,然后再向原地官府讨要。

大明这种粮草供应制,是造成客兵不愿出外的重要原因,就是双倍的军功核算,也让很多军队望而却步。

曹变蛟与王廷臣,自然没有王斗那样的专业辎重营,最多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