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檄文(第2/2页)
作品:《明末边军一小兵精校TXT下载》豪迈难言。”
“深得檄文内中三味。”
“此文深合吾之心。”
“大将军大材,末将等甘拜下风。”
众将又是大赞,纷纷点评。
只有符名启心疼,他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只被选了率兽食人,肆虐为恶八个字。
不过看着这篇檄文,他承认,这篇不到两百字的檄文,全文洋溢着一种豪迈与气势,还有难以想象的霸气,比原先的那些檄文,威风了许多。
很快的,这篇檄文发往归化城,并限其在七月之前,作出答复。
……
半个月后,使者归来,归化城的古禄格,杭高人等,虽然对使者好吃好喝的招待,显然的,他们怀着侥幸心理,没有答应王斗的投降要求。
如此,战争不可避免,塞内塞外,气氛紧张起来。
在这其间,宣镇时报上,也全文刊登了幕府的讨伐檄文,还有朱巡抚,纪总督等人写的檄文,也列于其上,他们辛辛苦苦写了几千字,最后只入选几个字,这也是安抚他们。
虽说檄文没选上,不能名留青史,不过刊登在报纸上,至少可以名垂野史,因为时人笔记,多从邸报上摘录资料。
宣镇时报,也刊登了杜勋的文章,这个太监开始还很高兴,后来后悔了,以后他写的任何文章,都坚决不上报纸。
五月二十三日,宣府镇新闻司。
三月间设立的,皇明宣府镇新闻时事报社,就在新闻司的旁边,座落在北门附近,西顺城街之上。
此街原本遗屋塌毁,残垣断壁处处,素为乞丐与顽皮小儿的游园之所,然经过几个月的市容大建设,此街连同附近,已成为青绿处处,小桥流水,榆柳遍地,类似公园的所在。
许多镇民,闲时都喜欢到这来踏青玩乐,也带动附近的房价,连连上涨,各类茶馆,密集设立。
附近很多老市民感慨:“自从永宁侯到后,西顺城街变化太大了。”
不但西顺城街,眼下整个镇城都是如此,干净,又亮丽,已经不输东路的永宁城与保安州城。
因为严格执行不得随地便溺,还有过往畜车的牛粪马尿,不得随意撒在街上的规定,眼下镇城各街道,再也见不到往日那污秽的情景,过往的马骡,也尽在屁股上套一个马粪袋,拉下就接住。
当然,街道干净,主要还是巡捕司罚款的功劳,说得再好,再感人动听,也没有罚款来得有效,初步统计,几个月来,镇城外来人口,还有本地人口,有过半的人,都有被罚过款。
这大大充裕巡捕司经费,增添他们工作积极性,特别小部分选入的旧衙役,旧保甲,旧军等巡捕的积极性,也让镇民,成功地形成了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加上大量人口涌入,商贾充斥,城内旧军,又尽数移到城外,只余一些靖边军镇守,宣府镇城,已成为大明又一座新型城市,繁华又富有生气,气氛活泼又向上。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镇城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加上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他们不约而同的,异口同声的,对永宁侯王斗大加称赞,完全忘记了杜勋杜公公的努力与辛苦。
这也是王斗将得罪人的事,一古脑的,全部甩给杜勋,自己不做事的好处。
人就是这样,只要做事,就算做得再好,也有人看不顺眼,挑三拣四,横鼻子竖挑眼的,而且越是不做事的人,他们的怒骂声反越发的理直气壮与响亮。
宣府镇新闻时事报社,内中宽敞,前院办公,后院印刷,有博士、校稿、主撰、编稿、采访、印刷等多类人员。
入选者,有各屯堡吏员,有教化司人员,有情报司人员,有镇抚司人员,有原民间抄报人,镇城部分思想先进文人,还有一些靖边军退役军将。
靖边军是高学识军队,现军中很多军将,读书写稿不是问题,很多人,甚至不输秀才。
报社人员称呼,借鉴一部分翰林院与国子监的称呼,又有自己的特色,成员无一例外,个个博学多才,特别“靠得住”,也就是后世说的政治上合格。
时事报,分时事要闻,杂评,宣府新闻,宣大新闻,大明新闻,海外新闻等栏,间中还夹着广告,与大明邸报相比,算是内容非常丰富,让人耳目一新。
这也是王斗最终拍板的结果,当然,这也让时事报社的经费投入,大大增加。(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