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七章 风波起(上)(第1/2页)

作品:《大唐贞观第一纨绔李恪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的想法,李承乾对长孙皇后所说的后果并不怎么在乎,连做了几个深呼吸,正色说道:“母后,您觉得他们真的敢这么做么?儿臣今天的确是打了他们的脸,但是您认为他们真的会和我们翻脸么?”

“乾儿,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不是他们敢不敢,而是你能不能扛下这样的责任,你懂么!”长孙皇后并没如以往那般因为李承乾的顶撞而扯他的耳朵,看着这个已经比自己还高的儿子,心中千言万语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现在的大唐是无数将士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既然当年可以打下这么大的江山,现在就不怕有人敢造反。

可问题是……长孙皇后担心李承乾身陷险境而不自知。

用一个太子来削弱所有世家这个计划不管从哪方面说都是划算的,谁敢保证正在病中的那位没有这个想法呢。

长孙皇后太了解李二了,知道他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出来的。

别看现在李承乾嘚嘚瑟瑟的折腾,这是因为有李二的放纵,可万一有一天不放纵了呢?万一哪天被人当枪使了呢?谁又能保证某人不会在大乱之时牺牲掉他呢。

长孙皇后很担心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却没有办法说出口,只能试图阻止李承乾继续折腾下去,不求他将来称王、称帝,只求他能平安无事。

李承乾沉默了,无声的踱了几步,抬头与长孙皇后对视着,看着她眼中的那份关切,一时间不知应该说些什么。

长孙是这具身体的母亲,她的关切可以说并不是真对这具身体中那个后世的灵魂,但李承乾却不能不感动,因为长孙的目光让他再一起想起后世生他养她的母亲。

纠结中,李承乾缓缓说道:“母后,您说的儿臣都明白,可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是儿臣不想与他们对抗也来不及了。”

“儿臣也知道世家的实力并仅仅是眼下暴露出来的这些,但是您真觉得儿臣不与他们对抗,他们就能放过儿臣?”

“当年的刺杀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默默无闻的‘种子’长安负责人能策划那么大的事情?汉王元昌一个手下真的就能无声无息的从守卫森严的九成宫将长乐绑走?”

“母后,这不是儿臣多疑,而是事实。他们这些人一直把儿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就算是儿臣将自己雪藏起来,他们还是会从别的地方搞事情。”

“所以,孩儿不会躲藏,孩儿也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很容易成为这件事情的牺牲品,但孩儿为了自己,为了大唐,为了父皇的毕生志愿必须站出来,站到前台主动出击。

“身为李家男了,就算是身死魂灭也要死个清楚明白,好过背后被他们捅刀子,最后死的不清不楚、稀里糊涂!”

这是李承乾第一次吐露真言,第一次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

以前不说只是担心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是现在不用担心了,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到了与世家全面开战的边缘,他李承乾再也不用心存顾忌。

至于说老头子的想法与做法,这不是他可以评论的,和长孙皇后一样,他同样不敢在这件事上对老头子的想法做任何的猜测。

权利的斗争就是这么残酷,没有对错,没有正义与邪恶,有的只是活下去。

李世民现在的做法从正面来说,可以是对李承乾的锻炼与考验,是培养一代帝王必须要进行的。而如果用阴暗的思想来猜测,便可以理解为这是用李承乾当枪使,用他来吸引火力,以便最后在事情无法解决的时候拿他出来当替罪羊。

李承乾很早以前就想通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敢这样拼了命的去折腾。

长孙皇后从头到尾听完李承乾的表态之后,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儿子的态度让她明白,他并不是真的政治白痴,他很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

清楚了这一点之后,长孙皇后也无心再继续聊下去,从椅子上站起来叮嘱道:“既然你明白事情的厉害关系就应该知道,母后能帮你的并不多,所以一切问题最后还是要靠你自己,多加小心!”

“喏!孩儿省得!”李承乾起身肃立。

不管老李对自己的态度如何,至少长孙皇后这个老妈对他李承乾绝对是百分百的关心。

人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李承乾不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但这并不影响他对长孙的敬重与感激。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后世评论说如果长孙皇后如果活着,‘李承乾’绝不至于会得到那样的结果。

……

大腹便便的长孙皇后离开了,李承乾知道,现在长孙皇后怀的应该是历史记载的衡山公主,也就是后来的新城公主。

历史记载的是长孙皇后生下衡山公主之后,便因病离世,现在看来应该不会了。

长孙皇后的身体现在很是康健,甚至可以说比一些年轻人还要强上许多,这是拿同样怀孕的苏玫来比较的,至于程琳那个怪力丫头就算了,老程家就没有几个正常人。

历史是可以改变的,一定是可以改变的,通过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