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请帖,红豆(两张合一)(第1/4页)

作品:《明王首辅 陈证道

“张璁!你就是张璁?”徐晋不禁脱口而出。

费懋中奇怪地看了徐晋一眼,那老举子也是微愕,点头道:“在下正是张璁,表字秉用,徐解元听说过在下?”

徐晋这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了,笑道:“原来是张兄,久仰久仰!”

徐晋前世读史虽然不求甚解,但像李东阳、杨廷和、张璁、严崇、徐阶、张居正之类的首辅重臣还是有印象的,而张璁正是嘉靖初年的重臣之一,官至内阁首辅,只是他现在自称举子,显然还没有考中进士。

“在下亦是久仰徐解元之大名!”张璁神色讪讪地笑道。

张璁现在还没发迹,而且出身布衣,二十四岁中举,但是此后七次进京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今年已经四十六岁了,这是他第八次进京参加会试。所以说,张生现在只是众多寂寂无名的举子中一员,偏偏徐晋却说久仰大名,连张璁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幸好,两人彼此之前并不认识,而且徐晋说话的语气很“真诚”,要不然张璁都要以为对方在说反话讽刺自己呢。

徐晋微笑着介绍道:“给张兄介绍一下,这位乃在下同乡,江西铅山费懋中,表字民受!”

费阁老家的公子,张璁自然听说过,连忙拱手道:“张璁见过费兄!”

“张兄客气了!”费懋忠拱手还礼,被一个四五十岁的老举人称“兄”,总感觉怪怪的。

张璁笑着恭维道:“两位都是年轻俊才,在下久仰大名。徐解元诗词冠绝,一曲《临江仙》更是千古绝响,在下仰慕不已。若徐解元不介意,在下想择日上门拜访,彼此切磋一下诗文,还望徐解元多多指教!”

文人之间互相走动拜访,彼此拿出自己的得意作品互相“吹捧”,也是一种刷名气的途径。当然,更好的方法还是参加文会,又或者拿着作品拜访达官贵人,如果能得达官贵人欣赏,在上层圈子中赞扬几句,名气自然就上来了,进而能让主考高看一眼,增加印象分。

这种带作品拜访达官贵人的作弊方式叫行卷,著名的唐朝诗人白居易也玩过这一手。当初白居易到长安赶考时还是个寂寂无名的小角色,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上门拜访当时文坛中很有名的“大佬”顾况。顾况听了白居易的名字后揶揄道:“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啊!”

不过,当顾况读了白居易那首“离离原上草”后,立即便改口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何难?”

从此白居易名声大噪,也顺利中了进士。

张璁连续七次参加会试均名落孙山,如今已是奔五的大叔了,有点心灰意冷,但又不甘心平庸地度过余生,所以抱着再试一次之心,第八次参加会试,若这次再不中,他便打算到吏部挂名候缺。

所谓“挂名候缺”就是举子放弃继续参加会试,在吏部挂名排队,等候吏部给自己安排职位,全国哪个地方有岗位就去那里任职,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往往一等就是好几年才能轮到,而且等到的职位大多是知县以下的小吏,可混个温饱,但难有大作为。

像张璁这种高龄举子,论脑子的反应肯定是不及年轻人了,再加上“人老珠黄”,想参加文会出风头刷名气也不可能了。至于行卷?明朝的科举制度可不同于唐宋,行卷的作用并不大,更何况那些达官贵人,恐怕没几个有闲情逸致接待一名七次落第的寒酸举子。

正因为如此,张璁想刷名气只能靠四处拜访同科举子了,而徐晋毫无疑问是个十分理想的拜访对象。

徐晋诗名在外、费阁老的门生、天子钦点的解元、两年内连中四元、还参加过平定宁王之乱,浑身上下都是耀眼的光环。可以说是本届最出名的举子了,没有之一。

刚才投状报名时,张璁偷瞟了一眼徐晋的报名表,发现这位少年郎竟是眼下声名鹊起的徐四元,所以他填完报名表后便追出来搭讪。

而徐晋出乎意料的“热情”,让在科场饱受打击的张璁又惊又喜,所以便提出带作品上门拜访切磋。

“指教不敢当,但互相交流探讨学问未尝不可,择日不如撞日,张兄觉得就现在如何?”徐晋微笑道。眼前这位可是未来的内阁首辅,徐晋自然不介意结交。

张璁喜道:“那敢情好,徐兄可是住在江西会馆?在下回去准备一下便上门拜访。”

徐晋摇头表示自己并不住在江西会馆,并将目前的住址告知,张璁记下后便兴冲冲地离开,估计是回住处拿自己的诗文作品了。

徐晋和费懋中走出了六部大院,二牛和茗烟正在马车旁等候,两人上了马上,费懋中忍不住问道:“这个张璁很有名吗?为何子谦对此人另眼相看?”

徐晋微笑道:“民受,咱们不妨打个赌,此人今科能高中!”

费懋中将信将疑,那张璁看着都差不多五十岁了吧,这么大年龄都未曾考中,可见腹中才学有限,科举考试虽然也讲运气,但主要还是靠真才实学。更何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次不中基本就没戏了,年龄越大,高中的可能越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