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完善理论(第1/2页)

作品:《学霸的黑科技系统顶点

数据已经到手,该如何处理成了问题。

从量子色动力学的理论入手,缺乏理论的支撑。

然而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样本的数量又太少,根本得不出什么有用的结论。

对着这足足有10个g的数据分析了五个晚上,陆舟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想要确认这个异常的凸起究竟是不是特征峰,归根结底还是得在强子对撞机上跑几圈。以现在的数据量,积累的那些事例连3sigma的置信度都不到,甚至谈不上一个物理学中的“迹象”,更不要说“发现”了。

闭门造车了五个晚上之后,陆舟拿着这五天来的研究成果和数据找到了卢院士。

单凭他一个人是不可能说服cern的,毕竟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实习生,份量还是太轻了。

向卢院士讲明了自己的观点之后,陆舟本以为这位老先生不说认同自己的意见,至少也会对这一发现感性却,却没想到得到了否定的答复。

“强子对撞机不可能因为你的一个突发奇想而开动,你要寻找750gev的粒子,对撞能量至少得开到1.2tev以上,甚至是2tev。这笔开销不是一个小数字,更何况lhc的日程表排的很满,cern还有做不完的实验要做,谁都想验证自己的理论正确,但经费是有限的。”

陆舟没有就此放弃,试图说服道:“可是教授,自‘后标准模型时代’以来,我们还没有发现过哪个新的粒子,您不觉得这可能成为一个契机吗?”

是的,无论是四夸克态还是现在发现的五夸克态粒子,都是此前已经被观测到的粒子,只不过置信度低于5sigma而已,在学术界被称为“迹象”,无法被确定为“发现”。

如果出现在750gev的信号被确认存在一个新粒子,对于物理学来说意味着什么陆舟不清楚,因为他也不知道会出现在那里的粒子究竟是什么。

但对于他个人而言,他可以肯定,这个发现一旦被确定是真的,至少也是一个诺贝尔奖。

“说句心里话,我不是很看好,”听到陆舟的话,卢院士摇头道,“750gev太重了,从量子色动力学的角度来讲,这脱离了理论基础。”

陆舟强调道:“但我们在atlas、cms探测器上都观察到了这个信号!你认为这只是巧合?”

“是的,你说的对,他不一定是巧合,”卢院士点了点头,指了指纸上的数据,“但你有没有想过,它可能只是个胶子聚合时产生的双光子信号?”

陆舟点头:“您说得对,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正是因此,我才需要用实验去证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看着自己的学生越说越激动的样子,卢院士笑了笑,停顿了片刻,叹了口气说道:“我很理解你心中的激动,但类似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就我个人而言,我很想帮你去检验这个结果,但很可惜,我们并非cern的成员国,只是合作国,无论是我还是水木大学的老高,在这儿都不太说得上话。而上京的bes,这个实验做不了。”

陆舟陷入了沉默。

正如老先生所说的,强子对撞机是别人的,肯定是优先做自己的研究。除非你能拿出确凿的证据,不说直接说服cern的负责人,至少得让他们对你的理论产生兴趣。

然而这又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如果不针对这一能区进行实验,根本就不会有证据出现。除非等别人做1tev以上的对撞实验,然后从别人的数据中再去寻找这些边角料……

可是,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而且到时候就算发现了这些东西,多半也与自己无关了。

毕竟他不可能常驻在cern,一直盯着别人的实验,他还要回去完成学业,还要去普林斯顿读博。

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陆舟趟在了床上,仰天看着手中这篇论文发呆。

忽然,他轻轻咳嗽了声,低声问道。

“系统,750gev到底有没有粒子存在?”

系统没有回应。

是因为物理等级不够吗?

还是因为,这种问题也算是方向性的提问?而根据他以前的经验,但凡是涉及到方向性的问题,都不在系统的答疑区间之内。

mmp,越来越觉得这积分没用了。

深呼吸了一口气,陆舟从床上坐了起来。

现在放弃还太早了点,更何况他本身就不是会轻易放弃的人。

其实,机会还是有的。

cern不可能为他一个实习生启动强子对撞机,因为他的份量不够。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找一个份量足够的人,替他去说服cern的负责人就好了!

最近这段时间,这么多理论物理学界的大牛聚集在这里,有这个份量的人还是很多的。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会一直呆到月底,等cern召开欧洲核子研究会议,报告五夸克态粒子研究结果之后,才会逐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