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书房伴香闺(第1/2页)

作品:《宋医生我头疼

后院的房屋分相对的两处,一边是平房,是店伙计的住处、厨房、炮制药材的作坊,还有堆放药材的仓库。

另一边,是一栋两层小楼,下面是会客大厅,用来谈生意迎宾客的。

楼上有两间房,后侧走廊相通。

靠楼梯口的一间,就是书房,靠里的一个大套间,外间是丫鬟英子住的,里间是掌柜的林青黛住的。

英子楼梯口挂着一盏红灯笼,书房里已经点亮了灯。进门正面对是一张古色古香的楠木长条方案。

案头一个笔架子上垂挂着大小不一的毛笔,一块砚台散发着幽幽的墨香。

另一角,整齐地叠放着一叠白纸。

书桌后是一把太师椅,扶手弯成美丽的曲线,椅子上放着一个四方的淡红色的坐垫。

杜文浩伸手摸了摸,软硬正好。

旁边和后侧,是两长排的书架,上面满满的整整齐齐放的都是线装书,丫鬟英子应该是每天都打扫的,书架上一尘不染。

靠里一张八步床,挂着青色帷帐,月牙儿挂钩两边拢起,床单和被褥都是崭新的,圆鼓鼓一个干菊花芯的枕头,散发着淡淡的菊花香。

床边一侧靠墙,是一个大衣柜,房角一个一人高的花台,上面摆着一盆吊兰。

靠院子一侧,是一排窗户,雕花窗棂糊着白纸。有一扇是打开的,杜文浩走过去瞧了一眼,正对着下面刚才他们炮制药材的院子。

窗户下是两张椅子,中间一张茶几,也都是古色古香的楠木制成。

这样的家具在楠木匮缺的现代社会应该值不少钱,但在宋代,一般的人家都有,算不得什么稀罕物。

靠里一侧有一道门,原来两间房是相通的,现在已经关闭,门前放了一张长条书桌,上面放了两盆花。

林青黛微笑道:“杜大夫,这住处还满意吗?”

杜文浩环顾四周,也笑道:“真是太好了,多谢掌柜的。”

“不客气,需要什么,就叫英子好了,我们就住在隔壁。好了,天色不早了,早点歇息吧。”

林青黛和英子出了门。

杜文浩很新奇,这是第一次真正在古代家庭里生活,比昨晚住客栈那可是天壤之别了。仰面躺在床上,闻着淡淡的菊花香,心里感到很温馨。忽听门口有细碎的脚步响起,忙一骨碌爬起来,坐在床边。

原来是英子进来了,提着一个木桶,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对杜文浩微微一笑,走到屋角脸架旁,取下洗脸的木盆,到了半盆水,回身道:“杜大夫,请洗漱吧。有洗脸巾吗?没有我去拿。”

“有的。”杜文浩忙道,上午雪霏儿给的那条毛巾他可以用。

“那好,洗脸架下面的木盆是洗脚盆。洗好之后叫我倒水。”

“谢谢英子姑娘!”

“嘻嘻,我是个小丫鬟,不用姑娘姑娘的客气的,叫我英子就行了。”

英子走了出去,轻轻拉上房门。

杜文浩用雪霏儿送的那张香喷喷的毛巾洗完脸,倒了洗脚水,端到书桌边,坐在椅子上洗脚。

水有点烫,等着水凉,左右无事,晃着脑袋新奇地四下张望,顺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

这书很厚,仔细一看,却原来是个类似厚文件夹的书盒,一侧用细线捆了个活结。

轻轻拉开活结,书夹,里面整齐地码着几册书,淡蓝色书皮,封面上印着几个字《神医普救方》。

杜文浩又惊又喜。

他知道,这部书是北宋皇帝宋太宗下令收集整理千人医书整理而成的一部方剂大荟萃,共达一千卷。

但是,由于书卷太多,后来就失传了。

想不到现在在这里看见了。

这可是宝贝了,这部书囊括了北宋初年以前历代的各种方剂。

他顾不得洗脚,趿拉着鞋子站在书架前,欣喜地翻阅,看看还有些什么宝书。

两排书架大部分都是各种医术,其中大部分都是崭新的印刷版本。

这部《神医普救方》就占了三格,一千册不缺一本,毕竟成书到这时候才几十年,其间也没有波及全国的大的战乱,这书又都是雕版印刷版本,一般市场上都应该能买到,所以这时候还没有流失。

他继续翻看,在书架上又发现了《太平圣惠方》。

这是宋太宗敕令王怀隐等人集体编纂成书的,共一百卷,载方一万六千余首,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书。

另外,还找到了《开宝新详定本草》、《开宝重定之本草》、《嘉祐补注神农本草》、《黄帝内经素问》、《新校备急千金要方》等等,大多是现代已经失传的医书。

北宋非常注重对医书的整理汇编工作,开国不久即诏令征集收购医书,进行整理、修订。

在嘉祐二年,宋仁宗更采纳了枢密使韩琦的建议,在编辑院设置的校正医书局,集中了一批著名医家,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校正工作,每完一书都要写清楚哪些地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