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旧伊甸_895(第2/3页)

作品:《随身带着星际争霸精校版下载

星区最负盛名,也是最特殊的存zài。就像它的几个称呼形容的那样。“亚特兰蒂斯”――消失的文明;“旧伊甸”――古老文明创圣之地;“暴风之眼”――神秘莫测,充满危险的绝域;“失落之地”――一座荒无人烟的星海孤岛。这几个称谓充分诠释了陀螺天体的特征。

天巢星区之所以在希伦贝尔大区属于特殊存zài,“失落之地”功不可没。

“失落之地”之所以“失落”。并不是人们乐意让它成为荒无人烟的孤岛,实在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让它一直这么“失落”下去。

在整个希伦贝尔大区内。谈起“失落之地”哪个不知?哪个不晓?从宇宙环境上来说,它最为特殊的地方在于,包括缓冲带在内,“失落之地”100多光年的范围内无法进行曲速航行。即,要想由外围恒星系统到达“失落之地”,单单隔离带30光年的路程人类穷尽一生也过不去。

无法进行曲速跃迁,光速就是一道天堑。凭人类现有的技术,别说光速,亚光速都远远无法企及。所以。单纯靠常规飞行,有缓冲带在,人类世界与“失落之地”无异于天涯之遥。

再说“亚特兰蒂斯”的含义。不错,“失落之地”中蕴含着大量伊普西龙人遗迹。从那些“失落之地”逸散出来。经过长途跋涉旅行的战舰、建筑残骸来看,“失落之地”比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所有伊普西龙遗迹还要宏伟,相比那些零零散散分布在宇宙中的伊普西龙能源加工工厂、观察站、补给港、科研院所等等设施,“失落之地”更像一座城市。

“旧伊甸”,正如其字面意思,一座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凋零、衰败的无人圣域。图腾崇拜由来已久,即便在当今人类社会中,仍有一些人视伊普西龙人为神。当然。并非封建迷信那种虚无缥缈的“神”,而是引导人类文明先前发展的“神”。既是“神”之城。取名“伊甸”自然无可厚非。只不过,同以往发现的伊普西龙遗迹一样,这座“神”之城同样是人去楼空,沦为昨日黄花。

对于“人去楼空”这一点,虽说人类拿不出确凿证据。不过,200多年来,由“失落之地”方向飞来的物体中,除去一些战舰、建筑残骸外,并无活生生的伊普西龙人造访这一现象,可以间接佐证推测的正确性。

至于“暴风之眼”嘛,所谓“暴风”,说的是陀螺仪核心外围的“星云物质”。这里讲的“星云物质”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真空气体、尘埃云等,在有背景光源或无背景光源条件下形成的亮星云、暗星云这样的星云状天体。而是以恒星系统为单位,其所含恒星、行星、彗星等天体破碎后形成的大面积尘埃团。

尘埃团的组成物质很复杂,因为位置、核心引力、物质间的化学反应等等影响,会漫反射出颜色、亮度不同的光。从远处看,就像一团星云,因而称其为“星云物质”。

这些“星云物质”如同一个快速旋转的陀螺,围绕中心恒定不动的核心运行。因为这些“星云物质”在外面看类似飓风,所以,陀螺核心便得了一个“暴风之眼”的称号。

一开始,科学界认为“暴风之眼”是一个黑洞,因为只有这样,那些恒星系统破碎后形成的尘埃团才有可能遭受巨大引力而互相融合、渗透,形成暴风姿态。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从射线信息、“星云物质”绕行轨迹、大质量天体特性等方面出发,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工作,得出陀螺核心并非黑洞,同样也不是中子星、特超巨星这样的天体,而是一种全新的未知天体。

还有一些人怀疑那根本就是伊普西龙人造物,即人工天体。但……这个观点又说不通,毕竟,谁会甘愿毁掉自己的城市,甚至文明,来建立这么一个毁è天体。

古老文明,太空百慕大,神秘莫测,预示毁è,形同飓风……不管是“失落之地”,还是“旧伊甸”、“风暴之眼”、“亚特兰蒂斯”这样的名字,总之,对于天涯那边的神秘地,人类既畏惧,又好奇,向往。

其实,“风暴之眼”这个称呼在200年后的今天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经过近200年的观察,人们确认了一件事,那些由尘埃团中逸散出的先民遗物,并非全部都是漂洋过海而来,它们中的一部分出现在缓冲带边缘时,曾出现剧烈的时空曲率波动,说明这部分遗物是通guo曲速跃迁、甚至虫洞旅行的方式跨越缓冲带30多光年的路程的。

一座伊普西龙城市,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庞大的科技矿藏。谁不眼红?谁不欲得之而后快?对于寻常人而言,一件完整遗物(比如兰斯洛特勋爵座驾“白银之轮”上的通用力场发生装置)会带来梦寐以求的财富与地位。对于一方势力而言,那便是星空争霸的资本。于是乎。这200年间,无数团体、组织、个人,想方设法的要渡过缓冲带,抵达对岸的黄金沙滩。

然而,一艘艘战舰无论从哪个坐标点,又以何种曲率进入虚拟空间,愣是没有一艘战舰平安回来过。大约30年前。一艘货舰因躲避仇家追杀,驶入缓冲带某边缘空域,结果却发现一块战舰残骸。根据残骸表面的舰只编号一查,竟然是1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