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事了(第1/2页)

作品:《古代农家日常邵坤

杜锦宁连连摆手:“不成不成,我不过是个小小秀才,对于儒学也不过是一点浅见,哪里谈得上建什么学派?怕不得惹人笑话。”

“谁敢笑你?”赵昶的皇子威严露了出来,“秀才怎么了?只要有真才实学,一样受人尊重。”

杜锦宁仍然摇头:“八月就乡试了,乡试之后再说吧。”

她这样,赵昶倒是佩服她的心性了。要是换了别人,有了这样的成就,恐怕早就飘起来了,哪里还像这般稳得住?

他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

齐伯昆却在一旁插嘴道:“小宁儿,我建议你现在写上两篇文章。许多人都想看你的文章呢。”

杜锦宁跟他对视一眼,老小两只狐狸对彼此的心意都心照不宣。

杜锦宁犹豫了一下,最后在齐伯昆和赵昶的劝说下点了头:“那我就写两篇文章。”

齐伯昆转头问赵昶:“赵公子还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吧?”

赵昶摇摇头:“恐怕不行,我过几日就得离开。”

齐伯昆就对杜锦宁道:“既如此,你明后两日就不用过来了,专心写文章。也好让赵公子离开前能看到你的文章。”

有赵昶张目,即便杜锦宁仅仅是秀才,这名声也能宣扬开来,所以现在写上两篇文章以满意赵昶的渴求,还是很有必要的。再说,赵昶老是拖着杜锦宁谈儒学,齐伯昆担心谈多了,杜锦宁把肚子里的货倒没了,赵昶会对她失去兴趣。酒饮微醺,花看半开,谈兴最浓时戛然而止,那才是最让人掂记的。齐伯昆不想再让赵昶跟杜锦宁谈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赶杜锦宁去写文章。

杜锦宁就看了看赵昶,面露踌躇之色。

赵昶正尽管十分舍不得跟杜锦宁谈论儒学的机会,但又想看她系统地将她的观点写在文章里。待他回京时,也可拿这文章来细细品味。

他点了点头,同意了齐伯昆的提议:“行,你接下来两天就好好写文章吧。我对杜公子的文章翘首以盼。”

杜锦宁十分高兴。

被人缠着天天谈儒学,让十分腻味。现在终于可以因书院里躲清静了。

当天杜锦宁就回了书院,并且宣告,她要闭关写文章,请勿打扰。

闻讯而来想跟杜锦宁套近乎的山长立刻化身为守门人,把得知杜锦宁回书院上门请教的先生和学子都挡在了门外。

要是南麓书院出了个大儒,那他们书院可不比府学差了。不光不差,还更上一层楼祁元道已垂垂老矣,如同天边的夕阳,很快就落山了;可杜锦宁还这么年轻,前途无量,南麓书院只凭她的名气,至少可以风光几十年。此消彼长,可以想见南麓书院压倒府学的日子。

齐慕远自然知道杜锦宁写文章就是个快枪手,而且那些理论学说就在她脑子里,不消半日功夫就能把两篇文章写出来。但他深知杜锦宁烦应酬,这几日陪着笑脸应付陌生人的吹捧,已让她到了快崩溃的边缘了。

因此他也不说破,只由得杜锦宁假装闭关,怕她关在屋里憋出病来,到了吃饭的时候还大声嚷嚷:“身体重要。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不吃饭呢?科考的时候还按时吃饭呢。走走走,跟我一起去膳堂吃饭,也好走几步,别老坐着,对身体不好。”拉着杜锦宁去膳堂吃饭,也好让她走动走动。

山长听了这话,自然深以为然,也拿这话来劝杜锦宁,还告诫书院的师生:“杜锦宁没把文章写出来前,不许打扰他。”

于是杜锦宁算是过了两天清静日子。因为这日子太过清静了,两天过去之后,她干脆又躲了一日。

可到了第三天,守门的斋夫过来禀报,说杜家的下人来求见。

山长思忖片刻,当即叫了许成源来:“你岳母家的下来过来求见杜锦宁,你去看看是什么事。要是小事,别打扰他。其他事情,你能处理的就帮着处理了。处理不了,你先来跟我和齐慕远说。杜锦宁写的文章可是关乎他的前程的大事,万不可因家中小事就扰他清静。”

许成源当即去了,出门就看到江北站在书院门口,正眼巴巴地往里瞅着。

江北和江南的事,他自然也知道。像这种奴仆消籍成为自由身,是需要通知亲朋好友乃至邻里熟人的,以免这些人再打着杜家的名号做坏事。

他还没开口,江北就扑过来,焦急地道:“少爷怎么不出来?”

许成源把衣袖从他手里扯过来,冷着脸道:“江北,你已不是杜家下人了,不必这样称呼杜锦宁。”

江北心急如焚,不愿意在称呼上花精力,连忙改口道:“杜少爷怎么不出来?”

许成源一听这话更反感了,说话的语气越发蕴含火气:“为什么要出来?你是谁啊?还能让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成?”

“不是……”江北也知道杜家的亲朋好友可能都拿白眼狼来看待他们兄妹俩,心里既委曲又焦虑,“我妹妹丢了,我想请杜少爷帮我找找。”

“丢了?在哪里丢的?不是在杜家吧?”许成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