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乡试(下)(第2/3页)

作品:《寒门状元沈青云全集

沈明文怒道:“把银子留下来,爱走你自己走……”

沈溪点点头,往楼上去时,不忘提醒:“跟大伯说一声,三伯说了,咱一共剩下三两多银子,回乡一趟要花费二两,剩下一两留给大伯,您看着花吧。”

……

……

乡试第二场考试,八月十一进场,八月十二开考。

乡试的第二场考试内容,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诰、表、内、科各一道。

第二场考试,涉及了许多考生之前考童生试时从未接触过的内容。试论其实就是考策论,让考生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判语则是让考生对“疑事”做出判语,考察生员是否能辨别是非。诰、表、内、科则是属于应用文范畴,看看考生撰写各种公文行政的能力。

第一天考试七篇文章,大约要写两千两百字左右,而第二场的考试内容更为复杂。要写三千五百字以上。

但第二场的要求远没有第一场那么高,就算有的项目不会,只需把文章简单写出来就可以了。

毕竟仅仅第一场考试五千余考生加起来便有一千二百多万字,同考官还要做到字斟句酌。不能像童生试与科考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批完了事,如此一来便挤占了阅卷的绝大多数时间,其他考卷同考官就没闲暇翻阅,指望主考官去看就更不可能了。

虽然要写的字数更多。但由于沈溪的阅历要比这个时代的人领先太多,再加上经过冯话齐的培训,他对公文滚瓜烂熟,因此日落前就已经完成,反复检查几遍确认无误后沈溪交了卷子。

第二天出考场,回到客栈,提前在客房等候的沈明堂拿了一封信出来,却是老太太早就找人写好的,自打从家里出发到省城赴考就藏在沈明堂身上,让二人在考最后一场前当众阅读。

李氏的意思非常明确。叮嘱这届乡试结束后,沈明堂马上带沈明文和沈溪回乡,当天考完,当天就得走,还让沈明堂去福州贡院外接人,显然是怕沈明文考试结束后离家出走。

沈明文怒气冲冲道:“娘当我是小孩子还是怎么着?我跟七郎能那么不知分寸?”

沈明堂道:“大哥,娘也是为我们好,早些回乡,娘不用太过挂念。”

沈明文对这个三弟的品性知道得十分清楚,若说沈明有能跟着他胡闹。这沈明堂对老太太那是言听计从,半点都不敢违背。沈明文道:“老三,你说这省城里的日子过得怎样?可不许违心了说!”

沈明堂低下头:“挺好。”

沈明文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怎么个好法?”

沈明堂嘴笨,说不出个之所以然来。只是讷讷道:“若家能搬来福州……倒是挺好。”

因为商会的人对沈明堂礼遇有加,既让他赚钱,还给了他个管事的差事,沈明堂在福州城里吃得好住得好,干的活既体面又轻松,自然想留在省城。

沈溪见沈明文还想继续诱导他这个老实的三伯。不由道:“好不好也得回去,祖母说了,我们要耽搁的话,回家就得挨罚。”

老太太说的“挨罚”,就是家法伺候,一顿戒尺招呼在身上。沈明文自己没少挨打,对戒尺有些忌惮,干脆什么都不说了。

八月十四,考生入场考第三场。

第三场的考试内容为经论、史论、时务策五道,每道题要求写三百字以上。在沈溪看来,这是为了考察生员们在古今政事方面的见识。

从第二场开始,考试内容已经不再要求用八股文来写,在作文行文上更利于考生自由发挥。

也正因为如此,后两场的考试内容更难判断优劣,反倒不如第一场的四书文和五经文,光看破题和八股行文,基本就能判断出文章的好坏。

在嘉靖朝之前,考生乡试的考卷在批阅后,没有规定必须要送去京师和南京进行“磨勘”。

所谓“磨勘”,也就是各省将取中举人的试卷解送到礼部复查考卷,一般由礼部会同翰林院完成。那些清贵的官员们,会审阅每一份试卷,检查考官在阅卷过程中是否舞弊,以及考官阅卷是否认真,比如试卷中有错别字,语句不通等等问题,同考官是否标明了。对于同考官阅卷过程中的错漏,会进行严厉的处罚。

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考生的成绩,实际上是由各省自行决定,乡试结束只需把录取人员名单上呈京师报备即可。

三天考试下来,每个考生需要写六七千字到万字之间,五千多考生,最少也有四千多万字,没有标点符号,一张张考卷,让四名同考官从中选择优劣,只能从四书文入手,负责任的,或者会看看五经文,之后后面两场考试的内容,本身同考官也不是很专业,想拿来通读一遍都没那时间。

因为按照规定,阅卷工作要在八月底完成,从考试完到阅卷结束,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真正留给同考官的时间连十天都不到,毕竟还有主考官批卷的时间在内。

第三场考试,对所有考生来说都挺轻松,若考生认为第三场的考试内容多,可以酌情减两道,也就是说经论、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