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黄庭经,换鹅帖(第2/2页)
作品:《拣宝烛小说免费阅读》”
适时,一个道士抢在张老之前,笑容满面道:“王居士有兴趣,不妨亲自过去看看。”
“这样呀,也行。”王观稍微沉吟,就点头答应下来。知道这个道士在给自己设套,但是主动权在自己,他也不担心招。
“既然这样,那就走吧。”
其实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现在有这个借口,正好顺理成章的结束了晚餐,然后在几个道士的引领下,慢慢来到了一个房间之。
在这里,王观看到了那个名为道真的人,他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高高瘦瘦,嘴辰下巴留了三绺青须,再加上宽敞的道袍,很有高人的风范。
“张老,您来了。”
看到张老来到。道真十分高兴,连忙热情相迎。
走进房间之后,王观好奇打量起来,只见这里十分宽敞,大概有四五十平方。不过布置却十分简单朴素,除了角落的一张竹床以外,就是一个宽长的书桌。以及几张椅子而已。
在书桌之上,却是整齐有序的摆放了许多房器具。其一个小巧架子上。一排下来就有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毛笔二十多支。
王观仔细打量,现这些毛笔都是使用过的,并不是单纯的摆设而已。另外就是在书桌底下,却是堆砌了一叠叠宣纸。叠放宣纸的高度,几乎与书桌齐平。而且其大半都有墨迹斑痕,显然是道真书写练字的结果。
“道真,吃过晚饭了吧?”
适时,一个年长的道士微笑道:“这位居士是我们龙虎山的贵客,对于书法比较感兴趣。你要是有空的话,就帮忙写一篇字帖送给他。”
“行。”
道真一怔,又或者已经习惯了,又立即点头答应,然后十分麻利取了一卷宣纸铺开,再用纸镇压平,然后净手研墨。
在他准备写字的时候。张老也有几分感叹:“专也有专的好处,至少滚瓜烂熟了,也不需要怎么调整心态就可以直接进入状态。不像某些书法大师,心静不下来,就根本没有什么状态可言。”
“当然,人家书法大师进入状态。灵光闪现的时候,就意味着一幅传世佳作诞生。可是道真再怎么灵光闪现,作品还是不可能摆脱前人的局限框架。所以说,弊大于利啊。”
张老叹息不已,或者这类的话听得太多了,不仅是几个道士无动于衷,就连道真本人也是置若罔闻。专心致志的磨墨。
不久之后,墨磨好了,道真开始提笔准备写字。
“认真一些,拿出真本事来。”
一个道士微声提醒,却是让道真若有所思,随即轻轻点头,屏气凝神,表情严肃认真。右手执笔醮墨,左手轻轻撩拿衣袖,然后笔走龙蛇,在洁白的宣纸上书写起来。
“上有黄庭下有关元……”
王观看了一眼,顿时惊讶道:“原来是黄庭经啊,我还以为是道德经呢。”
“不对……”
一瞬间,王观收敛了轻视之心,表情一肃:“这是换鹅帖。”
黄庭经、换鹅帖,不同的称呼,却代表不同的含意。对道家经典比较了解的人,肯定知道黄庭经是一部修道养生之书。
然而换鹅帖却是书法史上一篇名帖,传说是出自书圣王羲之的手笔。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真迹已经失传了,现在只有拓本流传。
关于这个换鹅帖,也有一段传奇故事。众所周知,王羲之非常爱鹅。山阴有一位道士,想得到王羲之的书法。知道他爱鹅的癖好,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群又肥又大的白鹅,然后在王羲之经常路过的地方放养。
王羲之果然上当了,向道士求购白鹅,道士却表示不要钱,只求他抄写一部经。王羲之欣然答应,写了半天经之后,高兴地笼鹅而归。也因为这段趣事,后世有人将王羲之所书黄庭经称为换鹅帖。
然而王观却是知道,关于换鹅帖的真伪,历史上也是存在争论的。毕竟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原载于南朝《论书表》,叙说王羲之所书为《道》、《德》之经,后来不知道什么缘故,就变成了黄庭经。
但是不管怎么说,黄庭经换鹅帖在流传的过程,如智永、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赵孟頫等书法名家,他们都从得到启示。
所以真伪之争,并不影响换鹅帖的价值……(未完待续。。)
www.。m.